各部门各地方高度重视能源迎峰度夏工作,提早部署,多项并举,争取避免夏季"电荒"的出现。
6月16日,在国家发改委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充足;由于各大流域来水好于预期,重点水电厂可发电水量同比大幅增长;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障工作具备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调度平衡,确保全国能源供应平稳有序。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不但造成空调负荷激增,还会使水、火、风电机组数据下降,阴天下雨也会造成光伏发电显著下降,进一步加大电力保障压力。
随着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高温黄色预警,以及多地高温来袭,预示着夏季的到来,也意味着全年用电用煤高峰即将来临。今夏,在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尤其是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背景下,我国煤炭电力保供形势不容小觑。各部门各地方高度重视能源迎峰度夏工作,提早部署,多项并举,保供稳价效果持续显现。
今夏用电保障情况
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出席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
韩正指出,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对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电力安全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应对当前能源供应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确保今年用电安全。要抓住"保量"和"稳价"两个关键,多措并举建立电煤调控机制,构建有效抵御外部影响的"防火墙",扎实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充足;由于各大流域来水好于预期,重点水电厂可发电水量同比大幅增长;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做好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障工作具备坚实的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将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压实地方和企业能源保供主体责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1、是全面加强燃料供应保障。多措并举抓好煤炭增产增供,狠抓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集中资源保障电煤供应和顶峰发电天然气供应。
2、是促进各类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确保火电出力水平好于常年,多发水电节省电煤消耗,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
3、是优化电网运行调度。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加大跨区跨省余缺互济力度,规范启动应急调度,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4、是完善应急保供预案。鼓励通过市场化需求响应减小尖峰电力缺口,督促各地细化完善各种情形下的应急保供预案,提前开展实战应急演练,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极端条件下民生和重点用能不受影响。
会导致电荒吗?
"十三五"以来夏季局部地区高峰用电时段紧张成为常态,迎峰度夏保障电力供应的难度日益增大。随着我国面对着复杂的国内外能源市场形势,以及近年来我国夏季最高用电负荷逐年快速攀升。全国最高用电负荷从2015年的7.98亿千瓦快速升高至2021年的11.92亿千瓦,大幅增长近50%。
专家们通过自己对当前状况的见解给出了一番言论: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晶撰文指出,得益于各部门各地方对能源迎峰度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提早部署、多措并举,今夏我国能源保供稳价效果持续显现。目前全国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电力多元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从今年目前的煤储量以及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来看,未来的电煤供应是有保障的,因此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夏季用电稳定的影响因素多种,但主要因素还是围绕着煤炭供应。"影响夏季电力稳定的主要因素有用电高峰期与煤电的电煤供应与价格等因素。"柏文喜提到。
康楷数据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杨敬昊表示:"今夏的电力供应是有基本保证的,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3%,故而煤炭供应情况大为改观。因此,今夏的电力供应是有基本保证的。"杨敬昊还指出:去年12月,发改委部署推动煤炭长期供应协议,将年产30万吨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销售和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发电及供热企业的国内煤炭采购全部纳入长协范围,有利保障了煤炭供应的稳定性。这从根本上避免了短期煤炭价格的投机性波动导致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多地未雨绸缪
四川省
4月11日,四川副省长罗强主持召开该省电煤电力保供协调机制迎峰度夏专题会议。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水电大省资源优势,强化来水监测,优化水电机组运行调度,推动水电多出力;强化与兄弟省份合作,争取更多留川电量和外购电量;稳定省内煤炭生产,持续做好有关煤源大省电煤外购,统筹解决好购煤运力通道和煤源错位问题;着眼长远,加强特高压等输电通道建设,有序推进气电项目审批和建设,推动储煤基地加快建设等。
湖南省
今年4月下旬,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海兵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针对保供措施,周海兵提出,要进一步总结经验、革新办法,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打"有准备之仗"。要充分认识、准确掌握电力供需形势,统筹抓好内部稳供和外部挖潜,切实提升供应保障能力。会议还指出,该省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总体呈"紧平衡"状态,在统筹抓好内部稳供和外部挖潜之外,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利用价格调控手段,进一步深化电力市场交易改革,确保有序有效错峰避峰用电。同时,要强化兜底保障措施,进一步加强需求侧响应管理,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引导全社会科学、节约、有序用电。
辽宁省
辽宁省5月29日举行2022年迎峰度夏保供电合成演练,检验各相关部门单位对电网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据当地媒体报道,此举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电力供应保障的工作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千方百计做到"不拉闸、不限电"的工作要求,确保迎峰度夏期间全省电力安全稳定可靠供应。
浙江省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孟刚在5月31日举行的"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受国际形势、供需关系等影响,能源资源量紧价高,浙江省能源保供稳价面临较大压力,预计迎峰度夏电力最大缺口达650万~750万千瓦。为此,浙江已制订电力保供攻坚方案,将通过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增加950万千瓦高峰保障能力,来平衡迎峰度夏期间电力缺口,确保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确保居民企业生产生活可靠供电,决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指导督促企业尽快签订电煤、天然气年度合同,压实地方城燃保供主体责任,确保6月底前全省电煤库存提升至550万吨以上。此外,进一步规范电力市场交易秩序,加强售电公司监管,协调上游资源方,稳定用能价格。
安徽省
安徽和浙江将加强跨省合作。安徽省发改委6月9日发布消息,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安徽省与浙江省电力供应均存在较大缺口,但安徽最大电力负荷常发生在晚间,浙江省最大用电负荷常发生在白天,两省最大负荷的时段差异决定具备开展电力余缺互济的基础。两省签署的2022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约定,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在7:00-8:30和15:30-17:30由安徽省送电浙江省,19:00-22:30浙江省送电安徽省。
江苏省
6月15日,江苏部署推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该省省长许昆林在会上强调,要千方百计筹措资源,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重点能源企业、能源大省的沟通对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采购资源、提升库存,帮助协调解决能源企业运输、融资、通关、流动资金等方面困难问题,确保煤、电、气供应稳定有序。要加强科学精准调度,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保障平稳供电,坚决杜绝拉闸限电,发电企业要做到应发尽发、稳发满发,努力发挥最大供电能力。
结 语
今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尽管外部输入性压力加大,但是国内保供稳价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能源供给基本稳定。据中电联此前预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其中,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南方、华东、华中、华北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