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何大帅”,90岁生日快乐!

2023-06-30 16:56:0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见习记者 孙丹宁  

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内,有一位被称为“何大帅”的研究员,此前人们沿着研究所蜿蜒的道路上下山,总能碰见举步生风的他。

他是何国钟——我国知名的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因气质卓然、风度翩翩,他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何大帅”。

2023年5月5日是他90岁的生日。

如今,在大连化物所内鲜少能看见“何大帅”了。已经90岁高龄的何国钟走路有点颤颤巍巍,但一旦有人提起“分子”“石油”“火箭”等词汇,他的目光立刻炯炯有神。这背后,是何国钟将“知足不辱”奉为圭臬的六十余载研究岁月。而一切动力的开端,都来源于他镌刻在内心的“毋忘国耻”。


何国钟。大连化物所供图

小家:南海走出的“小镇少年”

90年前的5月5日,伴随着一声啼哭,何国钟出生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这里有一个叫狮西沙坳的村落,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富饶的鱼米之乡。

何国钟的父母有7个孩子,家庭负担十分沉重。但他的父母崇尚教育,节衣缩食供孩子们去更好的学校学习。孩子们也没有辜负父母的付出,何家兄弟姐妹中共有5人上了大学。

何国钟童年时期,正值日本大举侵华。为了避难,他随家人暂住在广东西江边的一个小镇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沿着西江两岸向西推进。一时间,小镇到处都硝烟滚滚、战炮轰鸣。何国钟一家人几乎每天都能听见空袭警报响起。一听见警报声,他们就要迅速躲进防空洞。

有一次,何国钟和弟弟跑得稍微慢了些,一抬头,日寇飞机就在他们正上方肆无忌惮地盘旋,他甚至能看到戴着头盔的飞行员坐在飞机里手握操作杆。周围遇难同胞的躯体被炸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为躲避日寇的袭击,何国钟又随父母逃到附近乡下。然而在逃亡途中,他们又再次遭遇了日寇,大家只得拼命往山上跑,喘息声和心跳声清晰地能听见。

尽管很多年过去了,但这些惨痛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从那时起,建设祖国的信念便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埋藏在了何国钟的心中,也成为他在科研道路上“摸爬滚打”、不断前进的动力。

1951年,何国钟从广州培正中学毕业后参加了全国首次统一高考,并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何国钟积极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两年后,由于全国院系调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体,北京石油学院成立,何国钟进入该学院的炼厂机械系学习。

学习期间,他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石油生产成为难题,炼厂机械这一专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毕业分配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写下了“兰州炼油厂”这几个大字,决心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但是,何国钟的愿望没有实现。他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后更名为大连化物所)。

大国:一寸赤心只为报国

上世纪50年代,何国钟成为了“石油重残油流态化焦化的小型密相输送的双容器反应装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由于实验所需的原材料匮乏、设备短缺,研究一时间陷入了僵局。如何才能获得实验所需的、具有一定粒度范围的焦炭粉粒呢?

何国钟和团队想到了最原始的方法——手。他们将两吨大油焦块粉碎后,通过手工的方式一点点过筛,终于得到了合格的焦炭粉粒。有了原料后,实验顺利了起来。经过几年日以继夜的奋斗,何国钟团队在我国首先研制出固体粒子密相输送小型流态化双反应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还没松一口气,何国钟立刻又被抽调去了另一个工作组。

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大连化物所开展了火箭发动机燃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为了国家的需求,何国钟立刻从石油炼化机械转向火箭研制方向,参与筹建“火箭高能燃料试车台”的工作。

当时工作刚刚起步,参考文献十分匮乏,工作推进得无比艰难。有一次,何国钟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篇有关推进剂点火延迟期的文献,结果里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法文。何国钟并没有沮丧,立马挤出零散时间学习法语,后面终于大致理解了文献框架。

后来,何国钟又成为了火箭燃烧试车实验的现场负责人。火箭燃烧试车是非常危险的实验项目,何国钟和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做一次火箭试车实验。有一次,他站在火箭喷口面前,因为发动机异常提前点火,火焰喷射而出。而他恰巧往旁边空地走了两步,才逃过了这场灾难。

在与死神擦肩的一瞬间,何国钟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研究是不是要成功了?

每次试车之后,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难以扩散,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人员的健康。然而,为了改进火箭的燃烧性能,何国钟不顾有害气体的危害,和实验人员一起留在现场观察监测其燃烧后的情况。

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何国钟和团队终于在火箭燃烧的稳定性、完全性、均匀性三方面实现预期指标。

上世纪70年代,大连化物所有了新安排。何国钟再一次“转行”到化学仪器领域,研制燃烧驱动超音速连续波氟化氢化学激光器。

激光器实验必须使用易燃易爆且毒性很大的化学试剂,强红外激光的散射会对眼睛造成损伤,空气中的气体亦对健康有害。然而,为了获得实验数据,何国钟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每次实验他都站在激光器旁边,在开始冒烟的瞬间按下计时器,这样的实验每天要做近10次。

就这样,何国钟带领课题组一次次冒着危险突破瓶颈,掌握了超音速连续波氟化氢化学激光器的出光机制,最终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千瓦级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相关成果1979年获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奖二等奖。

1978年,何国钟又转头负责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室的筹建和准备工作。他深知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泉,全身心投入研究室的建设之中。1990年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后,他担任首届主任。

1991年,何国钟正式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家国:“知足不辱”是人生底色

何国钟认为他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他视“知足不辱”为人生底色,将自省奉为圭臬,要求自己处世谦虚。

“知足不辱”是何家的家训,由他的父亲何景斌亲手书写,要求子女在“知足”的同时还要立志奋斗,不辱祖宗。这几个字成为何家几代人知足不奢、勤勉工作的座右铭。

何国钟在一次报告中阐述了对“知足”的理解:“要知足地对待名和利,如果仅仅为了名利而跟风式地做研究,缺乏自主创新,做出的成果也不会有很大的科研价值;相反,如果做科研是出于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辅以热情和创造力,往往能做出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他也一直奉行着这一理念,以诚待人,对领导、同事、学生一视同仁。

“何老师日常生活中非常谦逊,他曾说过,‘谁会谁就是老师’。”与何国钟在同一研究组共事20余年的刘建勇说,“如果学生有些观点他不是很清楚,会立马‘请教’学生,不会放不下‘架子’。”

多年前,何国钟和团队的成果“分子束和激光束反应动态学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室主任及课题组长的何国钟认为这个奖是集体努力的结晶,在获奖名单中,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最后。

80多岁的何国钟参加报告会时,习惯拿着相机并拍摄些什么。“他是怕自己跟不上,有些观点当场吸收不了,就记录下每一条学术观点,回去再慢慢思考。”刘建勇说。

在生活中,何国钟十分节俭。刘建勇说回忆起第一次见何国钟时,他穿着一件蓝色的夹克衫,这件夹克衫一穿就是二十多年。

这样一个简朴、谦逊的人,却为整个研究组撑起了一方天地。何国钟经常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并且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和需求让学生们出国深造,深受学生的认可。“我博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液相超快光谱)就是何老师鼓励我做的,并在基础概念研究上给予了很多帮助。毕业以后,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做相关研究,为我们组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刘建勇告诉《中国科学报》。

何国钟谦逊、温和、宽容的“风格”也在研究组里传承,成为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觉得我们团队也是一样。大家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一样,哪怕毕业很久,都会怀念在这里的日子。”刘建勇表示。

转眼何国钟已90岁高龄,虽已不在研究第一线,但是他依然关心着研究进展。每次和同事联系,他的“开场白”永远是:“所里最近怎么样了?”

“对自己的工作成果除了知足,也要知不足。知不足者才能更谦虚、更勤奋;对待国家任务和工作,要努力作贡献而不为人后,但是最后成功者,不必是我。”何国钟这样说。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石油生产,何国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