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热电
  • 王振铭:小热电非小火电 关停并转前请先验明正身

王振铭:小热电非小火电 关停并转前请先验明正身

2006-06-21 00:00:00 热电专委会   作者: 王振铭  

     事情起因 节能质疑    

    最近,国家有关行业主管机构的负责同志多次在不同场合对热电联产是否节能提出质疑,他们列举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业委员会一份关于《61个热电厂2004-2005年实际经营情况分析报告》的公布数据,指出部分热电厂的供电煤耗超过国家平均煤耗,要求加大对这些热电厂的关闭力度,限制这些能耗高的热电厂并网运行。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政策对30万千瓦以下的小型热电厂提出关闭要求,还有一些媒体指责小型热电厂是“以热电厂之名,行小火电之实”。继去年下半年银行系统取消对热电厂的商业贷款以来,热电行业有一次被抛到了“生存与死亡”的十字路口。

    

    热电厂决非火电厂

    

    热电厂虽然也姓“小”,也发电,但热电厂不是小火电。

    

    它在发电的同时可以提供生活和工业用热。与单纯发电单纯供气的机组相比,能源利用率可提高15-40%。另外由于热电厂一般建在城市近郊或者工业用热用户集中的开发区附近,因此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电能和热能的管线损耗,因此,能源利用率相比于单纯供热或单纯发电模式提高了大约5-10%。

    

    而热电厂的技术性质决定了其更多地采用环保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更积极地进行生物质掺烧,因此其环境效益非常可观,这也是其在国内外得以获准建立在城市近郊的一个重要原因。河南省新郑市良好的环境质量就是得益于其城市两端的2个小型热电厂,正因为它们的存在,使得新郑市没有重蹈其他大多数城市供热分散、烟囱林立、空气污染难以解决的覆辙。

    

    而小火电多采用凝气发电能耗高、污染大。在技术理念和环境效益上,小火电和小热电联产走的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路线。小火电当关,然而错把也姓“小”,也发电,却走技术创新和环保路线的小热电也顺便关了,岂不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应扯在一起,冤杀了好人,说小热电欲哭无泪,实在是因为太委屈了。

    

    节能之争 源于标准落后

    

    热电厂说自己很节能不该关,可是官员说这么高供电煤耗不管关你关谁,谁有道理?

    

    其实都是目前沿用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热电分摊方法”惹的祸。这个方法没有能与时俱进,将供电和供热效益综合考虑,不能客观地体现热电联产技术的综合节能优势。

    

    热电专家王振铭举了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山东省恒源阳光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发电煤耗480克/千瓦时,比全国平均发电煤耗高32%,480克煤才发一度电,似乎能耗高得惊人。但是我们别忘了热电企业的另一个主要产品--热。

    

    这个企业的供热煤耗只有29.2千克/吉焦,供热效率竟然高达117%。相比于目前工业锅炉的供热效率只有60%,供热标煤耗是56.87%,节能效益非常可观。

    

    这笔帐怎么算?

    

    如果对应60%的燃煤工业锅炉,这个厂子发一度电不仅不需要用煤,竟然还要多节约8.1克标准煤。

    

    而如果仅仅看发电煤耗,这个厂子就属于该关之列。

    

     算法不同的背后

    

    不同的算法,就能把一个厂子划分到“高耗能”和“节能环保”两个截然相反的类别中,适用迥然相异的政策法规,一个厂子的命运就会天差地别,算法魔术的后面是什么?

    

    “热电分摊方法”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供热体制,当时全国发电机组平均容量比较小,单位供热煤耗也比较高,而主要矛盾是缺电,于是在计算的时候就将热电的节能效益给予了供热。

    

    而在市场经济下,热和电都在逐渐商品化,继续以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手段计算节能效益和效益分摊,显然是不合理的。科学地研究热电厂的供热煤耗和热电比计算方法,改进热电分摊方法,也许这才是我们的政府官员和专家们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

    

    如果仅仅因为一个算法的错误,造成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政府部门对热电企业忧心忡忡,在执行和落实政策上有所顾虑,甚至采取与节能环保这一目的背道而驰的政策,恐怕无论对热电行业还是节能环保事业,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市场经济喜欢效益规模而不仅是规模效益

    

    大就是好吗?规模就能决定效益吗?能不能以效益定规模?

    

    热电联产机组大小是“节能优先”还是“容量优先”,热电厂是不是越大越好?作为一种分布式能源,热电厂具有离用户近的特点,有多少用户上多大规模也成为了这些民营企业选择机组大小以及工厂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则。供热供电距离远了,输电和输热损失加大,机组增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就会被抵消。规模、距离、用户数量要科学地计算和权衡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对热电厂来说,经济效益同时也意味着同样尺度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效益。

    

    当初国家鼓励热电厂建设,也主要是为了解决供热问题,而不是主要为了供电。如何关闭热电厂,城市居民生活用热和工业用热问题如何解决,是否还要回到单位自建锅炉,城市烟囱林立的灰暗时代?

    

    不排除热电行业有“假热电、真火电”这种鱼目混珠的状况存在,但是解决这个问题靠的是完善落实监管政策,而不是简单化地“搞一刀切”,让那些一直致力于中国节能环保事业的中小民营企业伤了心、赔了钱,从此不敢涉足这个节能环保领域。




责任编辑: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