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伊朗核危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伊朗核危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0-05-21 08:59:07 文汇报

 5月1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中)出席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新签订的美俄核裁军条约举行的听证会。当日,希拉里在作证时说,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已就制裁伊朗的联合国决议草案达成一致,并将于当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该草案。新华社记者王丰丰摄

 

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伊朗核危机最近的发展恐怕是相当贴切的。

乐观地看,5月17日,伊朗与土耳其、巴西签署了核燃料的交换协议。这个协议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僵局,事实上成为伊朗在核问题上最后的缓冲机会。

悲观地看,就在同时,一份由美国起草并得到安理会大国同意的“制裁草案”也已经在联合国成员间公开散发。虽然在一些国家努力斡旋下,“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仍然是被禁止的选项,但同样明确的是,包括五常在内的大国明确对德黑兰意义模糊的“铀浓缩活动”清晰地说了“不”。

交换协议的达成,使得德黑兰当局在伊朗国内政治中成为了最大赢家。借助与来自非西方发达国家阵营的土耳其、巴西签署的协议,伊朗比较有效地暂时缓解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刻要求对伊朗实施更强有力制裁的国际压力。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国家的立场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歧:那就是伊朗可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绝对没有在和平利用核能的外衣遮蔽下发展核武器的自由。

整个伊朗核问题的僵局,本质上是由于如何平衡国家乃至政客的短期利益与国际社会的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直白地说,内贾德政府必须对伊朗核问题陷入僵局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因为他始终把核问题当做一个影响国内民众情绪与对政府支持力度的政治牌在进行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伊朗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可供利用的国际资源正在消耗,而“和平利用核能”与“发展核武器能力”之间的模糊空间也远没有内贾德认为的那么宽阔。这次由巴西和土耳其出面达成的交换协议,几乎就注定了是最后一次缓冲的机会。此后伊朗核问题的走向可能有三种结果:

对国际社会来说,最好的结果当然是伊朗实质性地执行这项决议。但对于内贾德政府来说,这意味着失去继续在国内炒作“核能力牌”的基础,这将使伊朗国内希望获得核武器对抗以色列乃至美国的极端强硬派在政治角力中失势并在选举中面临来自反对派的激烈挑战。

另一个可能是伊朗利用缓冲时间,在核武器研发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对于内贾德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但以色列与美国会因为这种刺激做出何种过激的反应,可能是无法预测的。但这个局面中最大的输家,将是迄今为止都主张使用谈判手段来解决伊核问题的所有国家。西方媒体将毫不犹豫地用“新绥靖”来表述对这些国家不满,同时也会在中东地区引发一轮新的核军备竞赛。

第三种可能是伊朗在短期内被证明没有真正落实这个协议的诚意,从而导致巴西、土耳其迫于各种压力终止协议,而制裁草案不但变成正式文本加以实施,还将被不可避免地“添油加醋”。这可能是美国等国最希望看到的结局,因为这个协议的失败将促成西方国家的制裁方案以压倒性优势在安理会得到通过,甚至可以为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找到如同1991年海湾战争那样合法的理由和依据。(沈逸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伊朗 海水 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