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科学家抗议政治绑架了“气候问题”

2010-05-25 08:27:08 新闻晨报   作者: 郁文艳  

世界各国关于气候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并且不断升级。就在最近,包括多位诺奖得主在内的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联合签名发表公开信,对目前存在的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并呼吁停止对科学家,尤其是气候学家,出于政治利益而进行的攻击。这255名院士的代表彼得·格雷克院士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政治,而非科学,正成为气候变化的推动力量,因此决定联名发表公开信。同时,对争论不休的气候变化问题,他们认为,诸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等已没有什么好争论的了,是目前的定论。

政治力量驱动气候争论

“政治,而非科学,已成为关注气候变化的推动力量。”格雷克向记者表示,如今关于气候变化的争论不少是由政治力量驱动的,在真正的气候科学家中间,其实甚少有争论。

在这封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信中,院士们写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全体科学家、特别是气候科学家的政治攻击愈演愈烈,这让我们深感不安。”“科学结论总会有某些不确定性;科学永远不绝对地证明任何事情。当有人说社会应该等到科学家能绝对肯定时再采取行动,这等于说社会永远不该采取行动。就像气候变化这种可能造成大灾难的问题而言,不采取行动就是让我们的星球冒危险。”

停止把“脏水”泼向科学家

院士们指出,像所有的人一样,科学家也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的目的是发现并改正错误。他们说,对气候科学家本人的许多攻击,一般是受特殊利益或教条驱使的,而不是诚实地努力提供一个能令人信服的可替代理论。

院士们敦促决策者和公众立即行动起来并且呼吁政客停止把赤裸裸的“脏水”泼向科学家。

[气候变化争论的四大焦点]

气候变化,是人类还是自然因素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分析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不少争论,其中之一就是到底人类活动还是自然变化导致了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对此,格雷克表示,“科学界现在比较一致认为,我们所能见的气候变化大部分是人类造成的。自然因素一直对地球气候变化有影响,但人类引起的变化远远大于自然因素。 ”

格雷克同时表示,一些科学家也许不认同这一观点,新的研究也可能纠正这一观点,但255名院士的信想表达的是基于科学证据推导出的观点。在信中,院士们说,“像所有的人一样,科学家也会犯错误,但是科学过程的目的是发现并改正错误。这一过程本质上具有对立性——科学家建立声誉并获得认可,这不仅仅是由于他们支持传统的学识,更是由于他们证明了原先的某个科学共识是错误的,并证明有更好的解释。 ”

二氧化碳是不是气温上升的“凶手”?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是水蒸汽导致了气候变暖。澳大利亚学者爱德华·布莱恩特在其专著《气候过程和变化》中写道:夜间增温幅度大约是0.84℃,日间是0.28℃。据此,有学者提出,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仅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是透明的,如果是温室气体增多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则不会出现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的情况。还有学者指出,尽管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工业化以前增加了80%,但在大气中仍属微量气体,微量气体怎会有全球变暖的巨大作用?

对于这个争论,格雷克 “不屑”地表示,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物理学、动力学和行为、作用都已经被充分解析,“那些认为二氧化碳只占大气一小部分,因此就不可能影响气候的人缺乏基本的大气科学知识。 ”

现今的气候模式及预测是否可靠?

有专家指出,全球气象观测站的数据97.5%是在城市或城市周围取得的,存在观测站位置不当的问题。此外,早先的温度观测还可能存在仪器误差的问题。为此,2006年4月,60位加拿大科学家联名写信给总理斯蒂芬·哈珀说:观察证据并不支持目前计算机气候模型,让我们相信模型对将来的预测的理由很少。也有说法是,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有的全球气候理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此,让美国人为一个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掏钱当然有很大的难度。

格雷克承认,关于气候变化,确有许多科学未确定,但是有些方面是被科学家普遍理解和接受的,包括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因等。

气候变化是否会带来赢家?

全球气候变暖尽是坏事?有专家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过于强调气候变暖有害的一面也是非常不合适的。格雷克认为,“也许,气候变化也会产生一些 ‘赢家’,但目前的研究显示,更多的是‘输家’。其影响对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尤为严重。 ”

255名院士的信中还指出,地球变暖将会导致许多其他气候形态的变化,其变化速度在现代是前所未有的,包括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和水循环变化的速率均呈上升趋势,这些复杂的气候变化合在一起威胁着海岸带社区和城市、粮食和水供应、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等。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科学家 气候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