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50亿启动试点 新能源补贴五城落地

2010-06-04 12:23:25 经济观察网

6月1日,在“新能源补贴再爽约”的报道声中,这个业界关注已久的政策却突然落锤。当天下午,在国家财政部网站上发布名为“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文件两个小时后,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四部委联合宣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出台。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额度基本与此前媒体报道的相同。即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试点期内,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贴标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透露,有关部门已安排50亿元资金,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贴预算。

  但与此前外界猜测相比,《通知》有两项不同。一方面,这项名为私人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资金发放对象是汽车生产企业,而非个人,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另一方面,与此前猜测的试点城市不同,本次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曾经热炒的北京、重庆、武汉等并不在其中。

  更多的迹象表明,新能源补贴政策背后,是一场区别于中外合资的另类市场换技术,耐人寻味的5个试点城市,暗含了政策出台背后的博弈。而政策所发出的信号是,中国政府欲借新能源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意图明显。

  新市场换技术

  “给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5万元的补贴,力度较大,已经完全能够补贴电池、电机的成本,消费者将能够以等同于普通汽车的价格买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清华大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认为,这会极大地促动企业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

  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才是企业技术升级的真正动力,《通知》通过明确针对个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意在通过消费拉动市场,继而提升汽车生产企业发展新能源技术的积极性,上演一场新的“市场换技术”。

  中国机械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也认为,中国政府此次新能源补贴力度前所未有,对新能源技术,尤其是《通知》中重点提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的市场化、产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后,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一直是重点,在此前中央拨款‘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专项基金作用有限的情况下,《通知》是在利用市场的杠杆敦促并吸引汽车生产企业在相关方面的发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说。

  2009年初,国务院颁布的 《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明确表示,今后三年国家要拿出100亿元,作为汽车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提升的专项资金。振兴规划正文的后面,还附带了一个 《汽车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明确列出了国家鼓励的技术项目。

  但实际情况是,一年多过去了,100亿专项资金发放出去的额度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各车企和地方不断涌出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等多是“虚假繁荣”,真正有资格拿走专项资金的很少。

  对于个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发放给企业,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手续繁琐,消费者很难得到实惠,如果直接从汽车出厂价格中扣除,更有利于实质上拉动消费。有了5万辆这样的总量控制,企业也不会漫天要价,“政府需要的就是敦促企业价格透明,并进行有效监管。”

  耐人寻味的五城市

  此次试点城市仅圈定了五个,而且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重庆以及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天津等城市意外落选。

  “选择的五个试点城市都是有新能源产业基础的,比亚迪、奇瑞等车企都有已经成熟的新能源汽车,这样售后服务也有保证,北京没有入选是因为还没有能够量产的新能源汽车。”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补贴政策只是开了一个头,“毕竟这是一个新东西,需要质量、售后服务、成本、运营、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到位才行。现在一切都只是尝试的阶段,试点越多问题越大、越乱。”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五城 新能源 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