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农村电网改造期待新突破(图)

2010-06-24 12:08:13 湖南日报(长沙)

编者按:随着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家用电器、小型加工业普及步伐在加快的同时,也凸显了农村电网与农村用电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近一段时期,许多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兄弟来信来电反映:我们村的电网什么时候改?电压太低,家电买得起用不了!电费为何还是两三块钱1千瓦时?带着农民兄弟的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总体而言,我省农村电网改造成效显著,但是,全省还有两万多个村、近千万农村家庭没有享受到农网改造的实惠。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农网改造

改出农民新生活

据统计,在由省电力公司负责供电的40000多个建制村中,农网改造村已达77%。农村电网实施改造后,规范了农村用电秩序和电力管理,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电价大为降低,减轻了农村居民用电负担;农村供电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电气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人均年用电量由121千瓦时提高到176千瓦时。

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有275户人家。2007年实行农网改造后,村里由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变为2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户平均用电由3千瓦时/月,增加到80千瓦时/月。该村以种植葡萄为主,电网改造后抽水、滴灌用上了大功率电机,葡萄种植面积很快扩大到1100亩。农网改造后农民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门组村民李联华说,他家2007年建了小洋房,先后添置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煮饭用电饭煲,冬天用上烤火炉,用电最多的一个月达到205千瓦时,电费120多元。

慈利县原为地方电网供电,从2005年12月起由省电力公司代管。截至2009年底,省电力公司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近5亿元,全县有340个行政村实施了农网改造,网改面达到了62%。慈利县零阳镇仁和村有650多户农家,农网改造后,村里的电视机由原来的80多台增加到800多台,过去只有几个杂货店才有的冰箱已增加至500多台。

期盼共享德政工程的

“阳光雨露”

我省农村电网改造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发展仍然不平衡。截至2010年5月,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省电力公司供电覆盖112个县,另有10个县,分别由郴电国际或怀化市电力集团公司供电。以省电力公司为例,在其供电范围内,仍有1.3万个行政村、近400万户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这些村大多在偏远的贫困山区。至于另外10个县的地方电力公司,农网改造规模则更小,农村中低压配网网改面仅在10%左右。在这些未实施农网改造的地区,普遍存在供电设施老化、安全隐患多、供电能力低、供电质量差等问题,广大农民强烈盼望将农网改造进行到底。

桑植县是一个典型的湘西贫困山区县。去年9月前,全县559个村中只有61个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刘家坪白族乡田儿垭村有230户人家,目前未实行农网改造。全村只有一台20千伏安的变压器,大部分电杆是木头或树杈,有的地方电线甚至直接安装在树上。大部分线路都是室内用线,或是一根电线拆成两根来用的拆股线。打开村民金某家的电灯,60瓦的灯泡只有微弱的光亮。金某家有一台电动打米机,因为电力带不动,只得加装柴油发动机。村民说,因电压低家用电器大都用不上。

未网改的村不但电能质量差,安全隐患也多。慈利县零阳镇云盘村目前还未纳入改造范围,所用电线大都是40年前的,大部分电杆是木电杆,用的是老式变压器。老百姓用电怕下雨、怕吹风、怕打雷、怕撑伞。还有些地方因为电线不够,只好用铁丝代替电线,经常出现漏电致人伤亡的事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那些经济尚可、因为资金限制无法网改的行政村来讲,电网陈旧已经阻碍了他们的发展步伐;而对于那些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不进行农网改造,将使他们失去更多的求发展的机会,进一步拉大贫富的差距。未改造村的村民普遍表现出了强烈的网改意愿,他们期盼共享这项德政工程的“阳光雨露”。

亟待破解农网

改造资金瓶颈

在调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网改造投入产出效益低,农网改造后续投入资金不足,是农网改造工作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

省电力公司自1998年启动农村电网一、二期改造工作,历时6年,累计完成投资79.64亿元,其中80%是由供电企业向银行贷款。2008-2009年,国家对我省启动了拉动内需农网改造工程,年度投资规模在5亿元左右。而根据省电力公司农网建设规划,2010-2015年,老百姓直接受益的农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投资共需资金140亿元。每年农网建设投入5个亿左右的资金,远远满足不了农网改造的资金需求。

统计分析资料表明,农网单位电量投入成本比城市高。在城市建一台变压器可以供应2000人用电,而农村因为地域的原因只能供应100-200人;电力城区电力损耗只有5%,而农村的电力损耗高达15%以上。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农村人均月用电量只有几千瓦时,而每村农网改造平均投入则达60万元以上,仅省电力公司供电区内的1万多个行政村完成改造就需资金近70亿;至于由其他供电企业管辖的县,连农网改造贷款都很难贷到,改造难度就更大了。

省农电专家青志文说:省电力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1.6%,每年仍自筹了10亿以上的资金用于农网建设与改造,近3年累计投入60亿元(其中2008年农配网冰灾恢复重建工程投入17.3亿元)。虽然国家每年也安排几千万到1亿元不等的农网建设资本金,不过,这些资金仍然难以支撑农网改造的后续工作。比如,省电力公司代管桑植县电力公司后,在2010年已计划投入1000万元用于中低压配网改造,其中包括对50个村安排进行网改。每个村布一台变压器要10万元,全县498个未改村要10年才能改造完。况且,仅仅改一台变压器,也无法解决一个村的用电问题,桑植县农村电力状况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期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农网改造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记者听取了供电企业、基层政府及群众的意见,大家认为当前农村电网是制约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电的问题不解决,农村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难以实现。当前,农电体制不顺、没有稳定的投资来源等诸多因素阻碍了农网改造的进程,期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不少农网改造滞后地区的政府领导以及供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建议国家将农网还贷资金政策明确为长期性政策,增加农网投入来源,缓解电网企业经营压力;对涉农投资建立国家注入资本金制度,并对中西部地区电网投资适当提高资本金比例;国家对涉农等基础性投资增加国债资金比重或实施商业贷款低利率政策,对农网售电收入实施免税等扶持政策。

农电管理体制复杂导致了不同体制之间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供电质量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农网的发展。有关县级政府应积极支持和推动农电体制改革,针对不同县情、网情,引入有实力的供电企业实行统一管理。

采访中,电力部门的专家提出建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地政府对农村居住进行有效规划,农民住宅相对集中,这样有利于电力规划,降低农网改造的难度,加快农网改造的进程,节省投资。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网 改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