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储能
  •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电池回收”亟待整顿规范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电池回收”亟待整顿规范

2021-04-23 08:28:53 中国产经新闻   作者: 丁琦  

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36万辆,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增长2.8倍、销售高达51.5万辆。相比销售数据,投资市场更加火热,除了三大造车新势力市值高企,今年以来众多科技公司也先后宣布“入圈”新能源汽车。

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电池回收却不容小觑。记者从相关平台了解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相关媒体报道,电池回收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缺少完善、成熟的回收体系。事实上,正是考虑到退役电池回收处理的乱象,工信部早已下发规范性文件,为行业立规。比如,其中对回收企业设置了“白名单”。然而,一方面,它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缺少足够的约束效力;另一方面,现实中一些小企业由于低安全、低环保投入,所以能够给到很高的回收价格,对车主更具吸引力。因此,退役电池行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善。

将迎井喷式电池退役潮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已经全面来临。

电池退役呈现“井喷”之势,但对于退役电池的处理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仍有较大经济价值,一些不法企业争抢废旧电池,导致大量退役电池流入“黑市”。因此,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可能带来动力电池“爆发式污染”的后果。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78万吨,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正在逐年递增。

事实上,为保障电池回收,工信部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2018年至今,共27家企业进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俗称“白名单”。

记者了解到,不少主机厂已经建立了电池回收业务。但在多重因素下,这些仍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废电池并没有全部流入正规渠道,反而是被一些无资质、环保成本低的小厂高价“抢购”。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哲鸣认为:“因为成本制约,很多正规车企和电池处理企业都存在报废动力电池回收难的困境。”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电池回收的渠道信息并不了解,主动上缴退役电池的动力不足,导致大量退役电池并未进入回收环节。”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然而大部分的退役电池虽然不能满足汽车的动力需求,但是依然保留着80%的余能。而这些电池经过加工处理,完全可以在低速电动车等领域进行梯次利用。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梯次利用是指将退役的电池重新当作备用电源,用于对于电池的续航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比如储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家庭用电、低速电动车等。对于残余价值无法满足梯次利用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可通过拆解、破碎、分选、材料修复或冶炼等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

避免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污染”

有专家表示,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更大更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或对环境带来更大威胁。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仍存在多重难题。

首先是行业不规范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是27家“白名单”企业之一,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说,正规企业的规范投入、环保投入占不少成本,而非规范企业、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零投入,可以用更高的价格买走电池,形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

据悉,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是一件耗材,是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命门”。里程问题、充电问题、残值问题以及更换电池的效益问题,这些都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痛点,每一个都与电池脱不开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李岩教授表示,动力电池与其他所有蓄能电池都不同,它是电池包(组),需要专业企业对模块拆解,无论对拆解的场地、装备、人员以及安全都有特殊的要求。拆解后的废旧蓄电池单体包括废液和固体废弃物,必须按照危险废弃物收集、储存、转运和保管,不得将废液或固体废弃物丢弃、填埋或焚烧。其中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对水源和土壤造成长达50年的污染,如果动力电池不能有效回收,将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

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给予各种政策优惠与补贴,初衷是因为它更环保节能,但如果行业快速增长导致环境问题不断涌现,这本身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初衷背道而驰的。对于车企而言,如何避免爆发式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当前面临众多问题的重中之重。

长风计划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库成员张翔博士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应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应由车企进行管理与追踪,在退役之后应进行合理地回收处理,提升电池产品的再利用价值,就是把电池包拆解后将电池单组进行评估,争取更大的再利用。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电池生命周期的追踪。在未来,车企应负责对电池生命完整周期的追踪,而这将会提高电池的生产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将会转移到新能源汽车下游,将会阻碍新能源汽车初期的发展。”

不少业界专家建议,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要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同时,加强对动力电池非法拼装、简易拼装的打击规范,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安全、环保问题,明确高压线,坚决制止电池对环境的再污染。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