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为何把碳交易“钱图”与前途都给了外资?

2010-07-15 09:22:24 光明网   作者: 邱林  

当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到45%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这个市场的巨大商机。而最先看到这个商机的却是来自海外的资本投资集团,目前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上从规模、资金到技术都与这些外资存在着很大差距,导致了诸多“贱卖”案例的发生,这让中国企业陷入了极大的被动,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一现状还没有得到重视。(6月23日《华夏时报》)

目前为止,中国无论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还是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供应量,都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国家。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碳排放交易的41%,成为全球第一大供应国。

但与该事实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作为碳交易最大的卖方市场之一,却面临着卖价远低于国际价格的尴尬。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国内缺乏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平台,因而更没有碳交易的定价权。中国的主要交易买主都在欧洲,国内至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所有的CDM项目开发和市场运作,只能在国内一级市场进行。国内项目业主和投资机构与二级市场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一定形式上是处于隔绝状态。

2005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京都议定书》提出了一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温室气体减排合作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针对发展中国家有许多能够减少或避免排放温室其他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量来抵消自己的减排义务。

也就是在2005年这一年,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就制定好了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即通过CDM融资投资中国的低碳产业。此后,这个集团就开始游走在中国大型电力企业之间,运作参与CDM项目、购买CERs,以及对一些CDM项目的前期融资。截至2010年5月,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运作的CDM项目总数超过50个,签约金额达到60亿元人民币。

目前聚集在中国投资运作碳交易的外资资金量已经超过百亿元人民币。除了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还有包括瑞典碳资产在内的欧美多家碳交易投资资本公司,都在2006年前后进入到了中国市场。有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0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卖碳”获得了来自外资企业的资金补助。其中,包括中电投青海金沙峡水电、宁夏银仪风电等13家企业,总计金额达3亿多元人民币。

显然,中国大量低成本的CDM项目资源成为西方国家投资机构眼中的“肥肉”。国家发改委规定二氧化碳保护价是8至10欧元/吨,现在国际上价格是13至14欧元/吨,外资将中国的资源卖到手后,转手就可获得超过30%的利润。在2008年下半年国际二氧化碳价格曾达25欧元/吨,外资曾获得了暴利。

由于碳交易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交易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如同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一样,中国坐拥如此庞大的碳交易市场,但却一直低价出售碳交易权,而等到中国也需要购买碳交易权之时,市场价格已非常高昂,国内企业却必须花高价钱才能赎回。

更让我们担忧的是,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大量低成本、低技术、高减排量的项目和领域被发达国家先期掌握和开发利用,一旦出现国内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需要,中国只有开发高成本、高技术要求、低减排的领域。这不仅对中国将来是一个沉重包袱,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还可能使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的销售市场。

当前国内存在碳交易市场混乱,主体分散等现象,导致碳交易市场中暗箱操作,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实际上,中国企业是把碳交易“钱图”与前途都给了外资。媒体的一些报道显示,外资除了带来了一定资金和相应管理外,其余碳交易经营要素基本上都是中国的。说白了,让外资用足了中国的碳排放资源,主导了中国碳交易市场,最终赚足了中国人的钱。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