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5家央企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管企业”至“管资本”节点

2022-06-30 08:59:17 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记者 宋怡青  

国企改革的施工图上又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显示,已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进行调整优化,中国宝武、国投集团、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5家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上联国资改革、下接国企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综合性改革。”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获批,是国资监管从“管企业”过渡至“管资本”的重要节点。

据介绍,在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5家央企将转向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此后,国资监管或以做实做强央企董事会的方式,将业绩考核、经营层市场化选聘、薪酬激励等部分职权转给央企的董事会,实现有效经营授权。

近年来,国资委在不断推进自身职能转变的同时,也探索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进行。

公开信息显示,国资委此前批复了三批共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上述5家央企中,国投集团是2014年首批纳入试点名单的两家企业之一,试点至今已近8年,其余4家企业的试点时间,也均超过3年。另据《通知》,除5家央企“转正”,另有12家央企继续深化试点。

从“管企业”转向“管资本”

在《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从“管人、管事、管资产”转向“管资本”,而实现这一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即通过新建或改组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早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2014年7月,国资委宣布对央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其中,中粮集团、国投集团被列入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2016年7月,第二批试点企业名单出炉,包括神华集团(现与国电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宝钢集团、武汉钢铁(现宝钢与武钢重组为中国宝武)、招商局集团、五矿集团、保利集团和中交集团。

在此之前的同年2月,又将诚通集团和国新控股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2019年1月,第三批11家试点央企名单发布,包括华润集团、中国建材、新兴际华、中广核集团、航空工业、国家电投、国机集团、中铝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通用技术、南光集团。

至此,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名单增至19家,结合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形成“2+19”的格局。

此次5家央企由试点“转正”,意味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职能也将进一步区分明确。

消息人士介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于持股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功能,主要致力于整合运营、改制重组、进入退出等资产经营和资本运作。

而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要求,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主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政府确定的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优化要求,以对战略性核心业务控股为主,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等,发挥投资引导和结构调整作用,推动产业集聚、化解过剩产能和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着力提升国有资本控制力、影响力。

“排头兵”探索进一步改革

2021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工作推进会上曾公开表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成效显著,特别是在优化管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投资运营水平、推进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探索形成了符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定位的好经验好做法。

国资委初步统计,2021年19家试点企业营业收入9.5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6900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的40%;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71万元/人、人工成本利润率超过107%,显著高于中央企业平均水平。

其中,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远洋海运、招商局集团和华润集团净利润超过500亿元。中铝集团、中国远洋海运和国投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中国宝武、中粮集团等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超过30%。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试点企业着力增强投资运营能力,促进国有资本在流动中放大功能、提升价值。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数据,截至2021年底19家企业在混改实施数量、“两非”剥离专项治理进度、引入非国有资本总量等方面均处于央企前列。

“投资运营公司是一个综合性改革,国资委对其要求,包括产业要多元布局,管控模式要以管资本为主进行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进行产融结合,以及相应子企业的综合性改革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5家央企集团能“转正”,是因为其功能定位准确、资本运作能力突出、布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以招商局集团为例,在2017年成为试点企业之后,对内加快整合,以招商轮船为平台,整合内部航运资源,实现境内外一体化综合运营。对外推进兼并收购,2018年底,招商局将全球港口资源注入招商港口,后者实现整体上市;2019年1月,长航油运更名为招商南油,并重新登陆上交所;同年底,收购上市公司中航善达,并注入相关资产,完成物业板块整体上市。

另外,此次“转正”的企业在落实授权经营体制改革要求,探索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以公司治理为基础的管控模式,推动权力“层层松绑”等方面,均走在前列。

比如,中国建材改变“红头文件”的行政管理方式,主要通过派出股权董事管好资本,将计划内主业投资、经理层成员选聘等职权授予相对控股企业的董事会。保利集团优化总部机构职能、增强管控能力,实现管理资产1.7万亿、总部人员仅120人。

除此之外,此次“转正”的企业,围绕增强活力、提升效率的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华润集团根据所属企业实际,综合运用战略配售、跟投、限制性股票和超额利润分享等多种方式实施中长期激励。中国宝武则落实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化方式重组重钢、马钢和太钢,并先后托管中钢、昆钢,实现“亿吨宝武”目标。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根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转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要蹚出新路。

消息人士表示,此前国资委为了支持投资公司的试点,先后向试点企业放权和授权了多项权力,涵盖董事会职权、选人用人、薪酬考核、战略规划等方面。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作为排头兵,此次“转正”的5家央企在复制推广成功经验的同时,本身也会得到国资委更多的放权,不断探索进一步的改革。

国资委方面表示,未来将指导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稳步实施综合性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