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网总部、省公司数字化转型要求,践行数字化转型应用,提高先进技术和智能装备利用率,泰州公司对基建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应用。
泰州公司先试先行从工程业务的实际问题及痛点出发,通过无人机巡查、布控点视频监控等信息源实时跟踪电网工程施工进度,综合管理建设阶段各单位的信息数据,提供工程管控全景三维可视化、过程数据智能识别、施工进度对比等应用,对基建施工现场进行精益化管理,充分落实前期准备、施工建设、验收等各建设阶段的信息汇总,实现电网工程建设信息的智能化、数字化和可视化。(如下图1所示)
图1 基建工程数字化管控效果图
工程三维设计,助力转型升级。工程从可研阶段开始应用可视化手段,实现路径通道三维展现。通过将输变电工程按电压等级路径通道进行模拟推演,在项目前期统筹开展方案设计、整合廊道资源,构建三维现场环境,对三维现场观察确定选址位置,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廊道挤占等问题,确保可研阶段选址选线满足要求。(如下图2所示)
图2 通道路径效果
融合国网全过程安全管控课题成果,设计单位通过三维设计平台,搭建吊车和便道实景模型,明确吊车进场路线,切实提升机械化施工率。针对抱杆组塔作业,结合抱杆外拉线地锚布置范围要求,利用平台测量工具优化调整塔位,减少内悬浮内拉线组塔,压降组塔作业风险。在设计阶段前置考虑牵张段划分,在平台中明确张力场、牵引场位置,为建设阶段张力放线施工提供支撑。
工程进度监督,精益化实施管控。结合工程进度与质量要求,定期要求开展无人机对工程进度跟踪管理巡查,还原施工现场真实状态,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核查与确认,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定向把握偏差要点,精准细化相应管理措施,优化工程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为计划进度的可执行性提供科学管理手段。同时,具备进度核查过程所产生的各类型数据存储,形成多维度的工程施工进度历程追溯,全面掌握及调阅输变电工程建设不同阶段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理环境、土建(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等各项工作进度情况,复盘施工进度管控工作,提升进度管控能力。(如下图3所示)
图3 线路施工进度核查
工程安全管理,多技术融合监测。融合工程设计三维和生产专业现有三维数据成果。针对改扩建工程场景,基于生产专业运行变电站三维成果,在平台中模拟搭设安全硬质围栏,布置大型设备进场路线,划定作业区域,实现安全措施可视化交底。针对线路工程重要交跨场景,基于工程设计阶段三维成果,在平台中搭建跨越架模型,校核跨越架高度、封网对地距离等数据,优化跨越架实施方案。(如下图4 和图5所示)
图4 大型机械施工
图5高速交跨施工
基于电网基建工程点多面广,难以做到实时全覆盖问题,以“四不两直”形式,依托轻量化机巢优势,利用5G技术开展远程安全督查,实现施工现场画面远程回传,实时管控现场施工状态。高风险作业区域进行重点监管,可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做到360度全覆盖、现场安全管控的及时性。(如下图6所示)
图6塔上作业安全
工程质量保证,全方位智能管控。常态化开展基建工程无人机高空验收工作,减少人员登杆作业,大幅提高验收效率。针对关键工艺施工质量,采用无人机替代监管人员做好高空压接旁站,确保质量工艺满足要求。
工程数据采集,数字化复核结算。通过无人机采集工程现场三维地形数据,实现对施工临时设施和建筑面积等数据的测量,精确计算工程量,支撑后期结算审计对工程造价清单的复核,为工程结算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如下图7所示)
图7现场数据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