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气候变化研究,请还公众清朗视野

2010-07-26 09:31:21 文汇报   作者: 任荃  

处于风口浪尖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日前启动编制第五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面对反对派的质疑和部分公众的不信任,IPCC此次在遴选作者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区域和性别平衡,较前几次编制报告引入了更多新面孔和年轻作者。

几乎在同一时间,英国独立调查小组发布了对于“气候门”事件的调查结果,否定了相关科学家扭曲、隐藏关键数据的说法,也表示没有发现可能影响IPCC结论的证据。不过,无论对于新报告的编撰,还是“气候门”的结论,怀疑论者并不买账,质疑似乎成了习惯。

如果把气候变化研究比作“科学围城”,那么,无法“进城”的公众又该如何弄清和判断“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际上,在喋喋不休的争论中,公众需要的只是一个清朗的视野,看到透明而公正的探索过程。而即便现在的气候变化研究存在瑕疵,人类自我警醒、重塑绿色星球的低碳行动终究不会止步。

831名专家,六成是新面孔

据IPCC网站最新公布的名单,全球共有831名专家将参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编制。如此庞大的智库规模比第四次评估报告编制时(559名专家参与)扩大了近50%,这将有利于反映各学科观点,广泛而多样地吸纳不同声音。

记者发现,区域和“新老”平衡,是IPCC在此次遴选作者时最为关注的细节:约有30%的作者来自发展中国家或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超过60%的专家对于IPCC来说是新人,他们将为具有官方权威色彩的气候变化研究报告带进更多新知识和新视角。另外,女性作者的比例明显上升,占总人数的25%。即便如此,部分怀疑论者声称,这些作者的倾向性仍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入选第五次评估报告编撰的中国作者共有44名,占整个作者团队的5.29%,其中包括6名主要作者召集人、6名编审和32名主要作者。

据了解,831名专家是从3000个推荐提名中选出的,分别来自气象学、物理学、海洋学、统计学、工程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领域。他们将花4年时间,完成IPCC三个工作组的最新评估报告和一份综合报告,并于2014年对外发布。长期参与气候谈判的国内专家表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结论及主要内容,将对2020年以后的各国减排义务及全球气候谈判产生重要影响。

6大质疑,只有1个“确实错了”

近百年来,地球是否真的在变暖?变暖现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所导致?在这两大焦点问题上,IPCC的“毋容置疑”与NIPCC的“质疑一切”展开了旗帜鲜明的对抗。去年11月,由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门”事件曝光,以及随后又被挑出几处“硬伤”,IPCC报告中所列举的种种气候变暖的“不争事实”陷入争议。

不过,在众多气候变化研究者看来,科学范围内的学术争议不仅十分正常,而且由来已久。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告诉记者,自IPCC成立以来,气候变化研究就一路在争议中前行。据粗略统计,全球约有10%的科学家不同意IPCC的研究结论,国内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比例大约也在10%左右。

针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时间、亚马逊森林受影响面积、荷兰海平面上升幅度等6大质疑,IPCC和圈内专家一一作了详查。吕学都说,就目前重新审查的结果来看,除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的时间“确实错了”(报告误将“2350年”写成了“2053年”),其余5项都只能称作“不同看法”,而非所谓的“错误”。

无论如何,即便IPCC在个别问题上犯了点小错误,但科学没有错。中国气象局局长、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日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重申了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事实及其与人类活动日渐显现的联系。他同时指出,“气候变化科学是典型的发展中学科”,“我们不能以学术争论的存在为由而否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不能否认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艰巨性和现实性,更不能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

警惕“病态科学”的干扰

围绕全球变暖,双方争论的激烈程度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当质疑派的指责愈演愈烈,变暖派发起了猛烈“回击”。今年5月以来,先是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科学》杂志上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停止“以含沙射影和株连的方式”对研究者进行“指控”和“威胁”;随后,国际科学理事会、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纷纷发表声明,力挺IPCC。然而,双方的针锋相对并未让真理越辩越明,而真理是无法依靠人数多少的“投票”来表决的。

对此,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庆承瑞指出,无论是IPCC还是NIPCC都应警惕“病态科学”的干扰。“病态科学”一词最早由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欧文·朗缪尔提出,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本人并未有意作假,却被自己强烈的主观愿望所支配,偏离了客观的科学描述,以致出现错误或者失误,但其本人往往不承认而且坚持这种失误。

庆承瑞说,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研究者面对的是大量错综复杂的数据,真实的微小信号很可能淹没在强烈的噪音干扰之中。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容易在不知不觉中选取期望得到的“结果”,此时,有经验的科学家会特别谨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变暖和反变暖的争论中,尚无证据表明某某人的研究已进入“病态”,但一些已出现的迹象令人担忧。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气候变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