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大秦线检修之前的三月中下旬,会出现一波好行情,出现煤价上涨;怎奈进口煤大量涌入,下游电厂依靠高库存,全力增加进口,对北港煤炭保持刚需采购,造成港口煤价上涨无力。而印尼斋月对市场影响时间错后一到两周,叠加进口煤继续实施零税率,造成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环渤海港口、二港和电厂库存居高不下,煤市低迷走势难改。
本周,在电煤消费淡季到来,电厂负荷不高的情况下,下游对市场煤采购需求持续低迷,少量刚需询货也压价明显。但基于成本支撑,供货商报价较为坚挺,供需双方僵持之下,市场煤价稳中略降,成交很少。后续市场利多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工业用电已有起色。从沿海八省电厂和全国重点电厂日耗变化来看,尽管民用电负荷回落,但在经济复苏拉动之下,工业用电强力支撑,促使电厂日耗同比去年同期略高一些。其次,大集团新一期外购价格未做调整,且已连续四期持平走稳,对产地市场形成支撑。再次,上游发运到港持续倒挂,贸易商整体发运意愿偏低,环渤海港口堆存的市场煤不多;一旦有询货采购,煤价就存在支撑。本周一,煤价惯性下跌20元/吨之后,随后保持稳定,周三开始,港口交割有所活跃。
利空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除常规小天窗检修外,大秦线日运量继续维持在125万吨左右的高位水平;环渤海港口存煤虽略有回落,但整体仍保持在2825万吨的高位波动。其次,下游终端消耗与调进非常接近。天气回暖之后,电厂日耗有进一步回落可能;部分电厂以消耗自身库存为主,且在长协煤和进口煤补充下,对市场煤需求依然较差。此外,水泥、化工等非电行业整体耗煤需求一般,暂时无大规模采购计划。再次,近期南方地区迎来一波持续大范围降水,3月24日正式进入汛期,较往年偏早一周左右。汛期到来后,火电负荷可能将小幅下降,需求继续回落。第四,我国对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税率政策延期至今年年底,叠加澳煤陆续到港,进口煤对内贸煤市场冲击很大。三月份,我国进口澳煤到货量将达到200万吨,且到岸价只有1070元/吨,倒推到环渤海港口,平仓价只有1020元/吨。也就是说,国内煤价只有跌至1020-1030元/吨,才有竞争力。
尽管4月6日将迎来为期一个月的大秦线春季检修,但在终端和港口煤炭库存高企、日耗无明显回升、进口煤冲击的大背景下,下游用煤紧张不会出现。初步预计,上半年的煤价底部很可能在四月上中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