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储能
  • 新型储能规模今年将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山东路径:“以储调绿”

新型储能规模今年将突破100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山东路径:“以储调绿”

2025-05-19 09:43:16 大众日报   作者: 记者 初磊  

一边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一边是承压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而引发的弃风弃光攀升,山东在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过程中,推动新能源实现高水平消纳成为一张“必答卷”。在此背景下,山东将新型储能列为“八大行动”之一,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目标,探索出一条“以储调绿”的能源转型路径。

“聚力实施新型储能提振行动。”5月15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胡薄表示。

盐穴储能:从废弃资源到千亿赛道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肥城市中电建2×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入选,为泰安市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示范项目支撑。

这是泰安市盘活废弃资源发展盐穴储能的一个缩影。泰安市肥城经济开发区,一座座盐穴正变身“超级充电宝”。中电建30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12万吨。这一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山东盐穴储能全产业链布局初见成效。

经济导报记者从泰安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泰安市拥有全省最大的岩盐矿床,具有发展盐穴储能的资源优势,用好这一优势,泰安市探索出了“前端采盐建穴、中端储能储气、后端建网延链”的链式发展新路径。

2024年4月,中储国能3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并网,被列入国家级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截至目前,中能建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中储国能660兆瓦、山高集团660兆瓦、水发集团600兆瓦等3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即将开工。预计到2030年,泰安市盐穴储能装机将突破350万千瓦,成为全国盐穴储能基地。

盐穴储能,是山东推动新型储能向规模化、多元化延伸的一张名片。根据“聚力实施新型储能提振行动”部署,山东积极发展压缩空气储能,年内新增规模100万千瓦左右;科学布局电化学储能,年内新增规模200万千瓦以上;积极支持独立储能发展,鼓励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应用,完善储能市场交易机制,持续增强灵活调节能力。

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大力推动压缩空气、电化学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储能新技术、新场景多元化应用,力争到今年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

市场层面来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约2.3小时,装机规模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130%,以电化学储能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储能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新型储能”的千亿级市场逐步打开。

储能盈利困局待解

尽管山东储能建设提速,但行业仍面临多重考验。有行业人士给经济导报记者算账,电化学储能度电成本约0.6—0.8元/千瓦时,抽水蓄能约0.4元/千瓦时,均高于山东峰谷价差(约0.4元/千瓦时)。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新技术尚处商业化初期,银行融资存在顾虑。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新型储能进入以市场引导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新发展阶段。

眼下,储能企业需要克服走向市场化的种种挑战。而价格信号,是其中的关键。“得让储能‘削峰填谷’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峰谷价差过小,储能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表示,目前储能参与新能源消纳的关键,除了政策扶持,还要打破市场价格壁垒,从而让储能实现从“被动配置”向“主动调节”的角色转变。

山东如何用好新型储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关键一招?经济导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加快完善电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储能优势。

比如,拉大储能充放电价差。适当放开现货市场限价,拉大充放电价差,提升储能电能量市场收益。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场站根据收益需要主动配置储能,推动储能由新能源发展的“成本项”转为“价值项”。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获悉,储能项目的初始成本较高,尤其是电池成本高企,让储能投资回报周期拉长。对此,山东亦有针对性措施。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介绍,“降低独立储能运营成本。”明确独立储能向电网送电的,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提升储能电站盈利能力。此外,落实存量新能源场站配储责任。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要求存量新能源场站继续执行配储相关政策,稳定存量储能容量租赁收益,保障政策平稳有序衔接。

从盐穴深处到市场浪尖,山东能源大省的转型之路,正是我国破解新能源消纳困局的密钥。

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山东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在提速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山东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协同推进调节资源和电网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如孟凡志所言,“下步,将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产业园、可再生能源制氢、车网互动等新模式建设。年内谋划10个左右绿电产业园,在提高绿电使用占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能碳管理机制等方面集成突破,推动园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建成25座‘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引导电动汽车低谷充电、尖峰放电,实现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新型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