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的创新密码

2025-07-18 09:00:59 科技日报   作者: 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胡美施  

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规划(2024—2030年)》,到2030年,深圳将全面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数字能源先锋城市,数字能源产业将成为支撑深圳经济增长的新支柱。

当前,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进展如何?科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探寻深圳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建设的创新密码。

“一秒一公里”极速充电

超级充电站数量超过加油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枪,“1公里超充出行圈”走进市民生活……在深圳,记者看到了“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超充之城新图景。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对充电基础设施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深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用全国首个“光储超充+车网互动+电力鸿蒙”示范站——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给出答案。

首先要满足充电需求。位于城市中心的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共有27台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6辆车充放电需求。其中4台是具备最大功率600千瓦充放电能力的超级充电桩,最快能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充放电。也就是说,一辆家用车最快可在10分钟内充电80%以上。该站还是深圳首个“绿车充绿电”试点站,车主可以在这里充上100%绿电。

记者观察到,前来充电的车主络绎不绝。自开放运营以来,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已成为众多新能源车主的“头号选择”,日均服务车辆超600辆。“我是莲花山超充站的忠实粉丝,每周充电2—3次,在这里连充电都能感受到‘深圳速度’,极大节省了时间!”正在充电的新能源车主孙万说。

除了充得快、充得好,车主在莲花山超级充电站还能参与V2G(车网互动),向电网反向送电。该站配备22台V2G充电桩、合计36支V2G充电枪,最大放电功率可达2160千瓦。

在今年3月举办的全国规模最大车网互动活动中,莲花山超级充电站单日放电量达13000千瓦时,可满足16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在该活动中,新能源车主每向电网反送1千瓦时电,就可获得4元收益,与用电低谷时充1千瓦时电花费0.4元相比,每千瓦时电可赚3.6元差价。

近年来,为支撑大规模车网互动,南方电网不断推动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建立“批发+零售”市场化机制。充电运营商将电力交易中获得的部分收益用于补贴车主,有效调动车主参与积极性,以反向放电助力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韧性。

“电力鸿蒙”实现互联互通

莲花山超级充电站的“黑科技”不止于此。为提高对不同类型车、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该站还接入了5台搭载“电力鸿蒙”物联操作系统的快充桩。

“新能源汽车充电等技术迭代非常快,要让电网与不同类型的车、桩之间‘说同一种语言’,才能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数据互联互通。‘电力鸿蒙’就是这样一套国产自主可控的通用系统,可实现超充更稳定、调控更精准。”南方电网深圳福田供电局高级客户经理张佳森说。

据了解,给充电桩搭载“电力鸿蒙”物联操作系统,一方面可为数字资产“加锁”,提升充换电设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可促使设备组网灵活高效,提升充换电设备可调节能力,为资源调度提供便利。

莲花山超级充电站是南方电网支撑深圳建设数字能源先锋城市的缩影。

在深圳,以“广泛连接、全息感知、数智驱动、开放共享”为显著特征的超大城市数字电网已全面建成,南方电网正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城市电网、数字电网与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构建“数字员工”新范式,以数字化赋能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

抽水蓄能电站向数智化转型

在深圳建设数字能源先锋城市过程中,抽水蓄能电站通过多维度融合数字技术与能源调节功能,成为城市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位于盐田区和龙岗区之间的深圳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深蓄电站”),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电站分为上、下两个水库,可在电力系统负荷低谷时用电抽水,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是电网功率平衡的“调节器”。电站投产以来,累计调节电量超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深圳两个月的用电量,调节能力超过深圳负荷峰谷差的三分之一。

走进深蓄电站地下厂房,4台全国产化机组映入眼帘。记者了解到,目前电站90%的巡检工作已由机器代替,机组停电检修时间大大缩短,2024年机组等效可用系数提升至96.59%。

“为更好掌握设备状况,电站还应用我国第三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性能分析。”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检修试验分公司深蓄项目部副总经理蒋璆向记者介绍,该平台还嵌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抽水蓄能大模型,在其助力下,平台对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可提升30%。

机组设备运维不断向数智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上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也引入了新技术。

“我们建立了国内首套融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抽蓄电站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土石坝、高陡边坡、滑坡体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测,有效提升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运行分公司水工水情中心班长苏航说,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数字化工具应用,为高质量发展蓄能。截至今年5月,南方电网在运抽水蓄能规模达1028万千瓦,可提供超2056万千瓦的抽水蓄能调节能力。

在数智化技术驱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总投资近700亿元的9个千万千瓦级电站群正加速建设,投产后将通过智能调度每年高效消纳244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相当于1100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有力促进南方区域3亿千瓦新能源稳定接入电网。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数字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