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煤价稳中小幅调整。近期,冶金、化工等终端采购积极,叠加东北地区补库需求释放,部分性价比高的煤种需求尚可,部分煤矿价格小幅上涨。而本周前半程,港口动力煤市场弱稳运行,上游挺价情绪增强,低价不愿出货,下游少量采购需求,询盘压价,成交僵持。本周后半程,下游询货需求略有好转,且港口优质可流通资源偏少,支撑上游挺价心态,市场煤价格出现趋稳止跌信号。传统用煤淡季预期持续发酵,但产地市场转好,港口询货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港口煤价;本周四开始,港口市场出现止跌企稳迹象。
随着重要活动的结束,产地煤炭供应加快恢复,但上级主管部门发文,督促煤企严格按照规定产能组织生产,供应上难以恢复至上半年的高位水平。大秦线秋季集中修时间初定国庆长假期间展开,为期20天;铁路部门将在九月底之前,给环渤海港口打库存,大秦线日运量最高增至120万吨,唐呼线日运量也保持在25万吨左右,下游终端闻风而动,安排在九月中下旬,增派船舶赶往环渤海港口拉运煤炭。在到港车船双多的情况下,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震荡下行。此外,铁路运输优惠政策逐步收紧,环渤海港口发运成本拉高,贸易商发运积极性下降,现货集港偏少;叠加长协兑现保持较好影响,环渤海港口中的曹妃甸四港去库非常明显,同比去年减少46万吨,其中,曹妃甸华电煤码头存煤已降至59万吨。而秦皇岛港,由于有大秦线强大运力支撑,叠加发运增量不多,调入量大于调出量,库存出现增加态势,一度拉高至642万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煤价上涨时间。与此同时,环渤海九港(含黄骅港)煤炭库存已下降至2333万吨,处于低位水平。整个环渤海港口持续保持低库存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煤价继续深跌,并为今后煤价上涨奠定基础。
需求端方面,随着南方地区高温天气范围逐步收敛,电厂日耗略有下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下降至220-230万吨,但电厂传统的秋季补库即将展开。由于近三周来,市场煤价格呈现持续下跌态势;终端用户大都抱有“买涨不买跌”的观望心态,煤价越跌,下游用户越是不拉,北上拉运积极性明显下降,港口调出量较为稳定。尽管南方气温回落,降雨增多,接近用煤旺季的尾声;但临近大秦线“天窗期”,叠加冬季之前的补库,部分电厂开始着手招标采购现货,询货问价增多。非电行业方面,错峰复产的企业增多,采购需求缓慢恢复。本周前半程,部分卖家低价出货后,市场煤库存急剧减少;而下游终端招标采购增多,需求有所回升,优质市场煤出现供不应求。此外,当前港口发运成本较高,部分卖家担心低价出货后,后期补货困难,挺价情绪增强,等待时机出货。截止目前,港口煤价已经接近底部,后期随着港口库存进一步下降,叠加电厂补库积极性的提高,港口市场煤价格有望出现一波反弹行情。
市场参与者对煤炭市场走势的判断依然存在分歧,据曹妃甸贸易商张经理介绍,他不看好后期市场,他一直在积极出货。他认为,电厂日耗持续回落,终端采购以长协煤及少量性价比高的进口煤为主,市场煤需求形不成规模,且投标竞争激烈,他对煤价走势不看好,认为还得跌。而京唐贸易商刘经理则看好夏末市场,他分析,尽管当前需求疲弱,但上游供应仍处于漫长的恢复过程中、坑口煤价已经止跌探涨;叠加部分线路发运到港成本持续倒挂,市场煤进港量有限,价格深跌存在困难。而大秦线秋检之前,叠加欢度国庆,部分电厂需要在九月中下旬适当囤货,他判断煤价跌至长协以上5-10元/吨时,存在支撑,煤价会止跌反弹。刘经理担心,后期低价补货存在困难,会买不到煤,因此,他开始缓慢囤一些货,准备应对冬储行情。
本周三开始,华东地区强对流天气频发,南方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得到明显收敛,民用电需求预计将随之回落,沿海电厂日耗水平同步下降,但降幅不大;周四开始,气温再次回升。另据太原路局的消息,10月7日,大秦线将展开秋季集中修,为期20天,届时,大秦线日均进车将由120万吨降至100万吨。因此,部分电厂在日耗回落预期增强之际,急于利用淡季时节进行补库和备煤,终端采购需求缓慢转好,港口煤价止跌反弹在即。整体上看,虽然近三周来,港口煤价承压下行,市场转淡;但环渤海港口库存偏低、市场煤发运量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叠加政策托底及“金九”到来,非电行业需求也有改善,为煤价止跌反弹提供支撑,预计后续煤价将迎来10-20元/吨的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