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底起,10MW陆上风机快速起量,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该机型狂揽16.7GW订单,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进入2025年,曾经的“畅销潜力股”遇市场降温,市场需求从高位理性回调。
据「风芒能源」观察,2024年10MW风机中标总量达28.326GW,在全年订单总量中占比17.38%;2025年上半年,10MW风机中标总量为11.013GW,占全部订单量的13.46%。(注:数据统计不含自建项目)
业内人士告诉「风芒能源」,尽管风机大型化是确定趋势,但其实10MW机型有其明确的“主战场”——它主要应用于“三北”的中高风速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新疆、河北及内蒙古仍是最为活跃的风电市场,前述三省释放订单规模达33.61GW,占风机总中标规模的35.76%。在“核心市场”并未萎缩的情况下,明星机型为何热度下降?在10MW需求回调的背后,国内陆上风电市场发生哪些微妙调整?
开发商的“偏好”
从表面看,10MW陆上机组中标量的下滑,与开发商采购趋势变化直接相关。
中标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尽管选用10MW风机的业主数量较2024年有所增加,但单机采购规模呈现分散化趋势,该机型的容量集中度明显下降。
事实上,10MW机型之所以呈现爆发式增长,是一系列特殊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在此之前,受限于10MW机型技术成熟度、供应链尚未完全稳定,许多原本规划在风资源优良、规模庞大的陆上风电基地项目并未立即启动等原因,该机型处于战略储备期。
直至2024年,随着该机型可靠性得到验证、关键零部件产能提升,更重要是,一批储备项目开始集中进入建设阶段,从而短期内显著推高了招标需求。
进入2025年,最大采购方的作用正在减弱。2024年,蒙能集团释放的10MW机型采购量高达11.7GW,占该机型全国总采购量的41.3%,以一家之力扛起市场需求的半壁江山;而进入2025年上半年,随着其上一轮储备项目集中释放期的收尾,蒙能对10MW机组的采购规模大幅缩减至1.43GW。
策略转向
近两年,质量安全成为风电行业高频词,随着风电项目安全问题频发,行业内对技术验证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杜绝盲目追求快迭代、大机组的呼声渐高。对于可靠性的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商的采购策略。
在大兆瓦机组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机组验证周期相应缩短。事实上,整体上看,市场此前对于10MW陆上机组的需求显得比较急切。
2023年4月,国内前5大整机商完成在陆上10MW+领域的“排兵布阵”;最早于2023年11月,黑龙江某项目已启动10MW风机招标。该项目招标公告显示,交货期限为3个月,要求整机商于2024年3月1日开始供货,2024年6月1日交货完毕。
因此,尽管10MW机型在2024年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近两年,尤其是2024年,业内频发的安全事故,难免引发开发商对于大兆瓦机型技术成熟度与长期运行可靠性的担忧。
出于对运行安全的审慎考虑,开发商在2025年的招标决策中更加倾向于全面评估技术方案。
多位业内人士向「风芒能源」表示,尽管风机大型化是大势所趋,但风电机组容量的选择根本上是基于不同地区的风资源条件、地形地貌、电网接入等情况的。在一些风资源相对较弱或地形复杂的地区,10MW机组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甚至会因设备匹配不当导致发电效率低下、运维成本增加。
某业内研究人士告诉「风芒能源」,为兼顾成本与可靠性,就陆上风电而言,今年,6.25MW是绝对主流,7MW~9MW机组采购也逐渐放量,同比去年大约增长20%~30%。
此外,有声音指出,尽管今年10MW风机招标量有所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机型发展前景黯淡。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市场需求的动态调整,10MW机组仍将在风电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