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如期开幕,“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不仅勾勒出区域合作的未来方向,更道出了中国与东盟深化互联互通、共促发展的共同心声。
能源领域的协同共进始终是中国同东盟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坚实基础。从跨境输电线路的延伸,到智能技术的共享,再到民心桥梁的搭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基础设施硬联通筑牢合作基石、以规则标准软联通激活创新动能、以人文交流民心相通凝聚情感共识,将能源电力合作的蓝图转化为惠及区域民众的生动实践,助力中国—东盟友谊之树常青,谱写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8月23日,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老挝段)线路部分正式开工,工程建设取得关键进展。该工程将新建1座500千伏变电站,输电线路全长183.5公里,预计于2026年4月实现与国内段同步建成投运。作为纳入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工程投运后,中老两国双向电力互济能力预计达到150万千瓦,每年可
输送30亿度清洁电能,有效助力老挝向澜湄区域清洁能源互联互通中心发展。
这是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深化与东盟国家能源电力合作,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最新实践。22年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支点,持续扩大区域能源互联互通,深化绿色能源合作深度和广度,提升合作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推动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含“绿”量持续提升。在澜湄区域,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建成16回110千伏及以上跨境输电线路,分别与越南、缅甸、老挝电网互联。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通过115千伏跨境线路,向中国云南输送电力,扩大了两国能源优势互补。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累计与周边国家实现电力互济近800亿千瓦时,其中90%以上为水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相当于减。作为越南首个外商合资水电项目,小中河水电站自2012年投产以来,累计输送清洁电能超14亿千瓦时,惠及当地近10万居民。
含“新”量加速突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成立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EDL-T),除了加快建设覆盖老挝全国的一体化骨干电网,还通过共享技术提升老挝智能运维水平。目前,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已助力老挝应用无人机X光检测技术,实现输电线路带电状态下的内部缺陷识别,检测效率提升90%;部署喷火无人机完成230千伏线路高空异物清除作业,实现老挝首次不停电清障;安装24套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故障定位装置,建成投运后将实现故障定位误差控制在1基杆塔范围内,大幅缩减故障查找时间与停电时间。
含“金”量稳步增长。收购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37%股权,并致力于推动该公司高质量发展,助力马来西亚能源行业向低碳高效转型;投资、建设、运营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建设期间拉动当地采购及工程相关业务逾13亿元人民币,运营期间累计纳税超2亿美元,并创造近700个长期就业岗位,服务越南南部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安全稳定运行中老铁路外部供电项目超1400天,保障中老铁路这条造福两国民众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能源安全;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有关印度尼西亚储能建设规划及技术应用的联合研究……当前,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累计与东盟国家能源企业合作投资和建设超30个能源项目,以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推动与东盟国家能源电力互利合作。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中国与东盟的人工智能能源合作正迎来历史性机遇。本届东盟博览会首次创设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中国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自主研发的的输电智能巡检大模型一体机备受关注。该一体机内置了机巡作业管理系统和输电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仅能精准识别电力设备缺陷,还会说“老挝语”,即将赴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上岗”。
小小的一体机孵化自一个大平台。近期,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作共建中国—东盟能源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旨在推动我国电力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迈入区域协同新阶段,助力“一带一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刘莹表示,该公司正积极对接东盟国家能源需求,加速研发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产品。
以技术为媒、以标准为桥、以人才为本,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动中国电力技术标准“走出去”,在提升区域运维能力的同时,加快构建面向未来的能源人才共同体。
提升区域标准化能力和水平。2023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发起成立澜湄区域电力技术标准促进会、举办澜湄区域电力技术及标准交流会,推动澜湄各方携手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电力技术及标准化合作。今年7月,以中国南方电网变电运行业务管理制度为蓝本,融合国际标准与老挝本土实际编制而成的《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标准》正式在老挝电网推广应用,为老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中国方案+老挝实践”的创新范本。
打造高等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今年3月,由广西电网公司与广西大学联合筹建的中国—东盟能源学院在南宁揭牌,以“人才培养+技术交流”为核心,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能源领域的重要载体。8月份,中国—东盟能源学院完成首批留学生招生工作,录取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共25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留学生,为东盟国家学子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合作研究平台。
2024年9月2日,一场无声的改变开始在老挝全国发生。在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支持下,老挝首档手语资讯节目正式上线。一年来,156期节目,从农业政策到跨境铁路进展,从医疗报销到天气预警,每一条信息都被精准翻译成手语,面向8万名听障人士,让这个长期被忽略的群体,第一次“看见”了社会的声音。
而在老挝北部山区,名为“占芭花”的爱心之旅已开展10年。2015年起,中国南方电网累计援建两所中老友好学校,配套建设爱心食堂、图书角与标准足球场,惠及400余名儿童。每年,南网国际(香港)公司老挝南塔河公司都会为学生捐赠图书、文具、体育用品等,并与孩子们一起栽下象征友谊的树苗。如今,这些树木荫蔽着校园,见证着中老情谊的扎根生长。
“心联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无论是无声世界里的手语桥梁,还是深山校园中的琅琅书声,在与东盟国家开展能源电力合作过程中,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能源合作工程建到哪里,“小而美”项目就建到哪里,把光明写进生活,把情谊种在人心。
近日,中老500千伏联网工程配套民生项目——乌多姆赛纳磨南村小学顺利封顶。该小学由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投资近30万美元建设,预计今年11月建成移交。届时,新建的6间教室、1间办公室,以及配套体育及生活设施将覆盖小学及幼儿园百余名适龄儿童,不仅能改善偏远山区孩子的就学条件,也将让更多家庭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希望。
除了看得见的项目与物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更用心浇灌人才的种子。柬埔寨青年高松,便是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缩影。曾因家境困难早早辍学打工的他,在获得南方电网奖学金后走进昆明理工大学课堂。“我在这里学到了技术,交到了朋友,中文也越来越流利,毕业后,我要把知识带回家乡,为柬埔寨的电力事业添砖加瓦。”高松对未来充满期待。自2011年以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已累计资助171名来自澜湄五国的青年赴华深造,培养了一批精通电力技术的双语人才。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活跃在各国电力建设一线,成为推动区域能源合作的重要桥梁。
多年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能源为笔,书写了与东盟国家合作共赢的精彩篇章。未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以更高质量的互联互通为抓手,深化能源领域的绿色合作、技术协同与人文交流,让清洁电力点亮更多发展希望,让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区域民众,让深厚情谊滋养更多心灵相通,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南网力量。(包莉婷 徐苔林 陈钦荣 胡家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