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至9日,内蒙古绿电“出塞”首次到海南。来自内蒙古的风、光资源,跨越3000公里“电力天路”,转化为海南岛的万家灯火,标志着内蒙古实现了清洁能源有史以来最远距离的跨省输送。
此次跨区域绿电输送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共同组织,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利用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完成了内蒙古电网与海南电网之间的跨经营区新能源交易。来自内蒙古西部的清洁电能,经由华北、华中、广东及琼粤跨海联网通道,最终送达海南岛,实现纵贯南北的“削峰填谷”与“负荷转移”。本次交易总电量达833.5万千瓦时,有效提升了“双节”期间海南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内蒙古风光资源富集,风能技术可开发量14.6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7%;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近年来,内蒙古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新能源总装机在全国率先突破1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的52%。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内蒙古始终承担着“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重要使命,外送电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2024年,内蒙古外送电量3377亿千瓦时、占全国1/6,其中绿电外送超600亿千瓦时、占全国1/3。
为了推动草原绿电惠及全国,内蒙古在区内开展绿电交易试点,并在全国率先开展跨省绿电交易,2024年,内蒙古绿电交易结算电量762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6月,蒙西电网绿电首次外送南方电网,将内蒙古的绿电送到广东。截至2025年9月,内蒙古已与8个省区建立了绿电外送交易合作机制。
据介绍,此次绿电成功从塞北送至海南,依托跨区域输电通道剩余空间,精准匹配受电端清洁能源需求,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电力生产力布局的南北贯通和多网协同优化配置。此举充分体现了跨经营区能源互补与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是我国通过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一次里程碑式探索与实践。(许晓岚 杨帆 康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