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5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围绕未来五年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谋划进行政策解读,为产业勾勒出发展蓝图。
核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核技术应用产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佳发展机遇期。
“抢抓机遇,从顶层设计出发,当前的发展思路重点体现在‘2+1’政策上。”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副司长王进军解释,包括《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及《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6-2035年)》。“三大政策文件呈现出点、线、面的关系,合力助推核技术应用产业。”
从“点”出发,聚焦同位素发展,《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2021年印发,从加大技术研发、提升能力水平、加快产业步伐等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目的是要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
连“点”到“线”,《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瞄准同位素供应能力、核技术应用产品产业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产业集群与头部企业,规划了基础设施、技术攻坚、供应保障等7大任务。
再到面上开花,《核技术产业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6-2035年)》将规划12个领域、60个应用场景,包括稳定同位素应用、考古与文保应用等,目标是要实现模型推算产业规模的4到5倍。
“总的来说,这些政策形成立体支撑,鼓励在传统领域做强做优做大,并抢占重离子加速器等新领域发展先机。”王进军说,同时鼓励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走出去,加强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主体的合作。
落到各地,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先后出台支持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核医疗等产业发展的措施,抢占产业新赛道。
就四川来说,《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措施发布,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人才培育等方面助推产业发展。今年7月,四川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这意味着核技术应用产业获得了明确定位。
进一步落到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四川各地持续蓄力。比如,乐山出台加快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组建首期20亿元核产业发展基金。乐山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全球功率最高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等4个关键链主项目加快建设,“堆、器、素、药”全产业链已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赋能更好地抢抓产业链机遇。
落到企业,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传统氧化氘产品的基础上,计划瞄准氘代产品和低氘水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氘代药物能实现对药物的精准调控,低氘水能应用在医美、保健品等方面,当前国内处于研发起步阶段,市场潜力较大。”企业总经理周亚强说,接下来将通过联合攻关,推动产品延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