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高照,光暖茶香。近日,普洱茶核心产区——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的茶园迎来今年最后一茬秋茶。在思茅区南屏西“茶光互补”光伏茶园的光伏板下,茶农们正忙碌地采摘,成为一道“独特”的秋日丰收景象。作为全国首个采用单板布设的“茶光互补”光伏项目,这里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也为当地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屏西“茶光互补”光伏项目由中国能建所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工程”)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建设,是普洱市首批并网的“茶光互补”项目,也是发展区域“茶光互补”项目的新标杆。项目位于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装机容量60兆瓦,总投资3.6亿元。自2023年12月并网投产以来,年均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3.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8万吨。
与常规光伏电站不同,该项目将光伏板距地面的高度提升至2.5米,并大幅加宽板间间距,采用单排布置。这种设计在满足发电所需光照的同时,为茶树留出了充足的生长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茶园生态的影响,也方便了茶农的日常管理和采摘。更重要的是,光伏板形成的遮阴效果,能将部分直射光转化为更为柔和的漫射光,这更符合茶树喜阴、喜湿的生长特性,有助于提升茶叶中茶氨酸、叶绿素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从而改善茶叶品质。
观测显示,光伏板下形成了独特的微环境,其特点是温度降低、湿度提高。这不仅延长了茶叶的生长周期,使每茬嫩芽的生长期延长7至10天,还令茶叶形态更为肥壮饱满。可以说,茶园中的光伏板不仅扮演着“智能遮阳伞”的角色,还能在旱季有效保水、雨季顺畅排水,为茶树营造出更适宜的生长微气候。
当地茶农表示,“光伏茶”的口味、质量不输传统普洱茶,可以说各有特色,深受市场欢迎。今年春季,光伏茶鲜叶价格维持在每斤15至25元之间。茶农们通过土地租金和茶叶销售获得了双重收入,每亩年收益超过3万元。此外,光伏板的遮阳避雨功能还有效延长了茶农的单日采摘作业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茶园的整体亩产量。
南屏西光伏项目的投运,在提供清洁电力的同时,更通过“茶光互补”模式成功打造出专属茶叶品牌“中电之光·顾洱云茶”。这条“新能源+新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成功实现了经济增效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乡村振兴和低碳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