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储能
  • 英飞源:储能技术为充电站运营开辟“第三收入曲线”

英飞源:储能技术为充电站运营开辟“第三收入曲线”

2025-11-07 16:27:35 5e

11月7日,在厦门举行的2025中国充电设施行业运营服务发展大会上,英飞源战略营销高级总监鲁力发表主题演讲《不止于充电:储能如何为充电站开辟“第三收入曲线”》,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充电站配储解决方案正成为破解充电站运营困境、开辟多元收入来源的关键路径。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充电需求正从简单的“补充电量”向“快速、大功率”方向转变。然而,超充设施的普及对电网带来了巨大压力,传统依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商业模式已难以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

鲁力在演讲中表示,充电站运营目前面临着“局部盈利、整体亏损”的行业困境。高功率超充设施的集中使用会导致间歇性大功率负载对电网造成冲击,而储能系统的引入能够有效缓解这一压力,同时为运营商创造除充电服务费之外的“第三收入曲线”。

英飞源推出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将光伏、储能与液冷超充技术整合,通过微电网架构和EMS系统实现能源的动态优化分配。该方案包括全液冷超充系统、一体式液冷储能系统和模块化V2G方案,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闭环。

其中,全液冷超充系统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峰值效率达97.5%,大幅降低能量损耗;一体式液冷储能系统创新性地采用立体环绕散热方案,散热效率远超传统底板式散热;模块化V2G方案则实现了“换芯不换桩”的低成本升级路径,助力充电站向车网互动模式平滑过渡。

储能系统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通过峰谷价差套利实现电费节省;利用V2G技术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获得收益;通过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获取补偿;以及在部分省份享受容量电价补偿政策。

目前,英飞源的充电站配储解决方案已在南京、深圳、重庆等地成功落地。南京江宁开发区的光储超充示范项目展示了综合性储能超充场站的可行性,深圳的液冷储能超充站则为全国推广提供了实践参考。此外,该方案还在县域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农村地区解决配电容量受限、运维资源短缺等痛点。

鲁力强调,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光储充和车网协同将引领能源互联网变革。充电设施正从“补能节点”升级为“能源枢纽”,在政策规范、技术迭代与运营创新的三重驱动下,V2G技术有望实现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

未来,充电站将不再是单纯的能源消耗者,而是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积极参与者。通过车网互动、虚拟电厂、需求响应等方式,充电站运营商将获得多重收益,实现从单一的充电服务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转型升级,推动整个行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英飞源,储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