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太阳能
  • 华能滨州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一地多用 开启了“上光下渔”的立体用海新模式

华能滨州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一地多用 开启了“上光下渔”的立体用海新模式

2025-11-21 09:26:16 闪电新闻   作者: 吕敏 王飞飞 陈帅 周建辉  

由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主办的,“走进滨州的海”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于11月18日启动。由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头部商业媒体组成的媒体采访团,将走进滨州沿海各县(区),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主线,深入挖掘滨州沿海地区在海洋产业集群培育、重大项目攻坚、科技创新赋能、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典型经验与特色成果,展现滨州以海洋经济崛起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国家海洋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光伏用海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营,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坚实一步。

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4.89亿元,建设规模达85万千瓦,占用滩涂面积1039.8公顷。它是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重点项目。2024年4月26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5年3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目前,项目已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阶段。

作为山东省最大的单体新能源项目之一,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效益十分显著。从发电数据来看,项目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年等效满负荷利用小时数为1312小时。在节能减排方面,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1.77万吨。这些数据直观地表明,项目的投运将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极大地推动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值得一提的是,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项目与水产养殖户共用一片海域,在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巧妙地兼顾了海域养殖。项目充分利用海域空间资源,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进行发电,而水下则可以进行渔业养殖,实现了“一海多用”。这种创新模式,既不占用宝贵的陆地资源,又能充分发挥水域空间的价值,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仅如此,该项目区域还兼顾海水晒盐、提溴等综合利用,全力打造循环经济,致力于实现海域综合利用率的最大化。通过这种循环经济模式,项目将进一步挖掘海域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多级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华能滨州新能源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并网运营,对全面推动新能源向海发展和海洋立体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其他地区涉海新能源项目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助力海洋强国和能源强国建设贡献华能智慧。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我国有望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向着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华能滨州 ,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