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能源
  • 风能
  • 国际合作弥补软肋 风电并网有望更高效安全

国际合作弥补软肋 风电并网有望更高效安全

2010-08-20 08:37:16 英大网

近几年,我国风力发电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2009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新增装机容量13.8G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累计装机容量连续4年实现翻番。不过,在实际运营中,我国风力发电仍存在功率预测不精准、国家标准缺失、整体规划不协调等诸多问题。

为了学习风电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中国政府开始寻求国际合作。2006年,中国和丹麦两国政府正式启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援助项目——中丹风能发展(简称WED)项目。据WED项目办主任董路影女士介绍,该项目将东北三省作为其实施区域,项目指导委员会由国家能源局、商务部和丹麦大使馆组成,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下设的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与监督。截至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完成了所有预定任务。

风资源评估取得成果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风能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资源,风向和风速的不稳定性给风电并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幸,在大自然面前,不同国度是完全平等的,那些在风力发电领域领跑的国家面临着跟我们同样的问题,他们在风电功率预测的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风力发电占全国电力供应20%的丹麦,其经验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风速变化1米/秒,听起来变化并不大,但对于一个大型风电场来说就意味着发电量的剧烈波动。根据WED项目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对丹麦国家电网来说,1米/秒的风速变化能引起350兆瓦风力发电功率的波动。丹麦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控制中心要时刻保持对未来24小时内风机发电量预测的更新,该公司每天会从3个不同的气象预报公司分别接收4次天气预报。根据收集到的这些数据,丹麦国家电网就可以判断风力变化会对风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分析这些变化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国家气象部门也参与到了风电功率预测的工作之中。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副主任杨振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风电功率预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风场的预报,即预测风的走向、强度等等,这是气象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另一方面,在这样的风场之下要预估风电机组能发多少电,这就是电力部门的任务了。”

“在东北三省进行风资源评估是WED项目的一个子项。”董路影表示,“中国气象局与丹麦瑞索(RISO)国家实验室进行合作,开展风资源评估的相关工作,学习和掌握微尺度及中尺度、WASP模型的使用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应用在中国已开展的400个测风网点项目当中。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风能资源数据库,编制了风资源数据地图,并将掌握的方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和使用。”

“在RISO实验室的帮助下,WED项目利用丹麦的先进技术,把东北三省的风资源评估工作落到了实处。”杨振斌说。

在丹麦,对风电功率的预测是与市场化的电价联系在一起的。丹麦电网采取绿色电力优先并网的原则,风电的价格被设置为市场上最低价格。记者了解到,北欧电力交易中心根据未来24小时的电力供需预测情况,逐小时给出电力报价。当风力发电量超过丹麦用电需求时,市场电价会下降,而当发电量超过整体用电量时,最终结算价格可能跌到零。与丹麦相比,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化方面的确还需要虚心学习。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国际合作 风电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