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新能源“大军” 强者对抗之猜想

2010-08-23 12:46:22 慧聪电气网

太阳能、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作为“碳战争”中最为被看好的四路“大军”,究竟谁能在低碳“新局”中风生水起在业界引起广泛猜想。而新能源作为零能耗、零排放、经济环保的能源,毫无疑问成为低碳攻坚战中的先锋。在新能源大军中,风电渐成“新贵”。相对于核电而言,风电更安全;相对于太阳能而言,风电开发成本更低;相对于生物质能而言,风电技术更成熟;相对于海洋能而言,风电产业化更强,风电具有独特的优势,事实证明,风电是最具潜力的“领军者”。

在风电行业,陆上风电的高速发展已经令世界瞠目,海上风电的大开发启动,更引发了各大风电场开发商“跑马圈海”的热情。海上风电犹如一个“早产的婴儿”,在还没有发育完善的情况下就匆匆面世,很多方面都潜藏着欲速则不达的风险。“战火”已经从陆上“烧”到了海上,尽管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大幕刚刚开启,但风电设备制造领域早已是硝烟弥漫。

在政府编织的一张令人咋舌的风电蓝图面前,各大沿海省份、大型央企、众多风机设备制造商疯狂争抢这轮海上风电大餐。一轮海上风电的大规模跃进,已经箭在弦上。海上风电是半路“夭折”还是迅速成长?能否将海上风电进行到底?

观博弈:强者对抗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凤起强调,海上风能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尽管海上风能的质量可能比陆上风能好50%,但是目前海上风能建设投资成本可能达到陆上的2倍,预计到2050年成本会下降38%。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分析,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由于洋流、地质、腐蚀等多方面影响,与陆上风机在性能、安全稳定性参数上都有不同,但周凤起直言:“国内的海上风电设备只是陆上风机的‘海洋化’。”

我国风电开发是以属地划界、分片开发,地方政府对风能资源拥有很大的支配权。在沿海风电开发高潮迭起,优质风能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场以“优质风场供应”换“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政企博弈,正在沿海各省市上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为代表的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以及维斯塔斯、西门子等海外龙头,早已开始“跑马圈海”,相继屯下重兵抢夺中国海上风电先机。

本土企业的海上风机接连下线,外资品牌挟技术与经验重磅出击——面对这块香气扑鼻的蛋糕,闻“风”而动的各方无不是热情如火,志在必得。但要杀进去并保有一方阵地,也并非易事。在这个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内,制造商尤其是本土品牌所要面临的考验,远比陆上风电严峻得多。而国内具备海上风电发展经验的风机厂家并不多。海上风电成为强企的一场博奕,在这场战争中谁能占上风,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华锐风电:华锐风电中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风电装备企业。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陶刚认为,目前制约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大容量、可靠性的海上风电机组的技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而华锐风电从2006年起,就开始了3兆瓦和5兆瓦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研制,华锐风电早有准备。

优势:华锐风电早已做了准备,且是全球知名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

金风科技:金风科技代表着海上风电的未来,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分别是国内风电领域直趋机型和双馈机型的代表,而直趋和双馈两种风电技术一直在国内风电行业发展过程中争论不休,正是技术的不同,导致市场更为看好金风科技在海上风电的市场占有率。虽然上述两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技术均采用双馈机型,但这并不代表双馈机型对直趋机型有相对优势。

优势:金风科技代表着海上风电的未来,而华锐风电的技术在陆上具有优越感,相比金风科技,在海上风电竞技中堪忧,甚至在未来大功率机组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

湘电风能:通过买入总部位于荷兰乌特勒支的离岸风机制造商Darwind资产,直接获得了5兆瓦直驱风机的技术以及2兆瓦的风机生产线。一直强调自主研发的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虽然与东海大桥一期失之交臂,却对二期项目志在必得。负责人反应,当初鉴于对自身技术的考虑,放弃了东海大桥一期项目,但经过最近三四年的发展,湘电已完全具有能力,很多公司都在买图纸、买设计,湘电则坚定地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眼下看来他们似乎慢了一些,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策略会让他们走得更远。

优势: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稳扎稳打,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进入海上风电前列也是早晚的事情。

海上风电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成熟未久,而我国还仍于起步阶段。国内外风机企业已对市场蛋糕虎视眈眈,加紧产业布局与技术研发,然而谁能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将是一场“技术为王”的竞赛,海上风电项目的启动或将为风电设备行业带来又一轮投资热潮。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新能源 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