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大庆油田还能走得更远

2010-09-02 23:29:52 人民日报(北京)

走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庆油田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谋划。

7月1日,《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面世。

5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0.4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装在60吨的罐车里直线排列可绕赤道10圈。

然而,一路领先也意味着百尺竿头再进之不易。如今,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从地下采上来10吨液体,只有不到1吨是油。

有人计算:在剩余的40多亿吨地质储量中,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开采界限,只有4亿多吨的可采储量能够投入开发。后备资源不足,困局待解。

大庆油田还能走多远?这既是外界的追问,也是大庆人对自己的拷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庆油田科学发展、永续辉煌的必由之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王永春说,要避免油尽企衰的命运,必须科学谋划企业发展战略,向技术创新要产量,凭管理挖潜增效益,靠“走出去”开拓发展空间。

最大限度、最小成本地把油采上来

4月5日,大庆油田首口四分支鱼骨水平井顺利完井,刷新了国内最“薄”油层鱼骨水平井钻井纪录。

四分支鱼骨水平井就是在横穿油层的水平段又增加4个分支,进一步扩大泄油面积。据大庆钻探研究院院长杨智光介绍,一口这样的鱼骨水平井,相当于10口直井的产油量!

在千米地下“穿针引线”,是钻探技术实力的体现。

要最大限度、最小成本地从地底把油拿上来,实现持续稳产高产,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08年7月,敢于“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大庆人,吹响了高科技新会战的号角:到2020年油气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大庆人要挑战石油勘探开发极限!

依靠技术创新,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深层发现了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天然气田,在大庆长垣外围及海拉尔盆地发现20多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依靠技术创新,大庆主力油田目前采收率已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出10至15个百分点。要知道,大庆油田的采收率提高1%,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玉门油田;提高5%,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

提高采收率是油田科研“皇冠上的宝石”。经过地压“顶”油和注水“驱”油两个技术阶段,大庆主力油田基本又使用“聚合物驱”技术抽了一遍。而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担压在“三元复合驱”身上,这项技术比“水驱”采收率要高出20个百分点,能新增10多亿的可采储量!

“三元”指的是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其关键组成部分表面活性剂,直到本世纪初还靠从美国高价进口。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新技术推广的“瓶颈”。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相关研究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伍晓林,在科研的关键时期,废寝忘食,一个月下来竟然瘦了20斤。经过3年多的艰苦拼搏、4000多次反复实验,他的团队终于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面活性剂,仅在油田一个工业性试验区应用,就为国家节约1.47亿元。

随着三元复合驱、多元泡沫驱、微生物驱等接替技术的成熟完善,一大批“死井”将复活,大庆主力油田采收率有望突破60%。两年来,大庆油田持续4000万吨稳产目标接连实现。

没有效益的产量一吨也不要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庆油田总井数已由2000年的4.5万口增加到目前的8万多口。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增油措施效果逐年下降,低效区块产量比重不断上升。同时,随着油田进入“双特高”(特高含水和特高采出程度)时期,吨油成本不断攀升。到2008年,油田百万吨产能投资接近2000年的3倍。

如何把投资成本降下来,把开发效益提上去,实现“高效益、可持续、有保障”的4000万吨稳产?

大庆油田“萨中模式”的创举,为破解老油田二次开发“瓶颈”树立了标杆。

盛夏的大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塔吊林立,钻机轰鸣。41支钻井队已完成钻井300多口,占今年任务数的一半以上。经第一采油厂总地质师隋新光一描述,眼前看似无规则的井、站、地面设施,以及地下看不见的管网,仿佛变成了一支配合默契的“作战兵团”

精优开发。通过重建地下认识体系、重组开发层系、重构井网结构,优化近远期规划及开发部署,实现油藏、采油、地面三大工程系统统筹互动,由三套井网三次钻建到三套井网一次钻建,一体化设计施工、整体优化;

立体集约。实施地面系统重组工程,优化井站总体布局,优化地面建设设施,优选适用工艺技术,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实现油田开发效益最大化;

专业管理。通过实施精细化、规范化、集约化管理,实现经营管理最优化。

隋新光表示,两年后这里将建成“地下认识清晰、开发方式先进、技术应用科学、地面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管理高效规范”的示范区。与原设计方案相比,这块“试验田”将减少钻井22.68%,减少用人50.47%,减少用地35.7%。

“萨中模式”只是油田创新管理增效的生动一例。

近日,油田对今年产能建设投资进行了重大调整,取消资源品位差、投资收益率低的16个外围区块563口井,共减少投资23亿元。此外,今年地面工程通过优化简化和方案比选,共节省投资8.24亿元。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要消灭企业”。如今,“没有效益的产量一吨也不要”的理念在油田上下深入人心,“控投资、降成本、增效益”的“弦”越绷越紧。

以技术换资源,以服务创品牌

最近,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在印尼市场博了个“满堂彩”:在13个世界知名电泵厂家同时参与的激烈竞争中,他们最终以“技术标、商务标”双第一的身份,一举打破某国际公司对该国35年的市场垄断,赢得了7560万美元的电泵服务合同。

从第一支物探队走出国门至今,大庆油田海外市场开发已有十多个春秋,力神泵业只是油田众多海外队伍中的一支。

“走出去”是大庆油田“永续辉煌”的必然选择。仅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单位,员工总量就达7万多人。这么大的队伍,仅靠油田内部市场是不行的,必须拓展生存发展的外部空间。

大庆人“走出去”有自己的优势。其细分层开采、水驱综合调整、聚合物驱等稳油控水开发技术,一直在国内外处于领先的地位,创造了整体采收率达50%、高产稳产30多年的奇迹,对当前国际上很多进入高含水期的油田非常有借鉴意义。

目前,大庆油田的油气投资、工程服务和产品已进入23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中亚、东南亚和非洲三大区域,共有132支队伍在海外市场开展工程技术服务。GW1205钻井队平台经理李新民介绍,2006年至今,这支铁人王进喜生前带过的“钢铁钻井队”在苏丹共钻井43口,创造了“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的纪录。

但冷静审视自我,大庆油田与一些国际巨头相比,规模实力仍有差距。一些海外技术服务中标多在低端市场,干的是“力气活”,挣的是“辛苦钱”,外闯单位也多为“单打独斗”、“小打小闹”。

要实现海外市场开发的重大跨越,必须整合现有海外市场资源,理顺海外市场开发的体制机制,逐步实现统一窗口、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运作。

去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将苏丹项目、伊拉克鲁迈拉项目交给大庆油田。大庆人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组建苏丹分公司和中东分公司,对两块市场开发实施一体化管理,这两家公司也成为“四统一”的“开路先锋”。

大庆油田副总工程师、中东分公司总经理刘军认为,海外油田整装开发建设带动了勘探开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业务加快“整建制走出去”,海外队伍正由“单打独斗”向全过程、一体化综合服务转变,由低端业务向高端业务转变。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油田领导发现,在海外市场上,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人才,是优秀的人才团队。


几年来,大庆油田重点在海外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市场开发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先后组织外语、商务管理等各类培训班130多期,有2300多人通过外语考试,130多人到美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教学机构深造,128人被输送到中石油其他海外项目,这些人已成为大庆油田国际市场开发的中坚力量。

“我们已开始在各大石油专业院校 订单式 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大庆油田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部主任庞铁力说。

“我们要以技术换资源,以管理树形象,以服务创品牌。”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介绍,公司正在谋划到2020年,油田经营总收入达3000亿元以上,其中海外市场收入达到非油业务的50%以上。

秉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精神追求,大庆油田在海外市场日益赢得国外同行的尊重,彰显出一个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美好前景。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大庆油田 还能 走得 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