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国内光伏太阳能激情过后的省思

2010-09-07 13:07:10 DIGITIMES

新能源产业被视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带动经济成长的火车头,然而即便是顶着新兴新兴战略产业、环保、可再生等光环,似乎也得在经过产业泡沫、产能过剩等历练后,才能健全发展。例如国内太阳能产业近来的发展,可说是新能源发展产业发展的缩影,该产业正逐渐从狂热、激情转趋冷静,以更理性的态势擎划未来。

一般人很难想到,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竟会与传统钢铁业一样,被国务院点名为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产业,之后国家发改委更提出相关规画,吁请相关相关人士应控制产能,将产业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国内媒体中国青年报报导指出,据统计,国内多晶硅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为60吨、2006年为287吨、2007年为1,156吨、2008年达4,000吨。仅在2009年上半,四川、河南、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份有近50家相关人士正兴建、扩建或筹建多晶硅生产线,产量规模总计逾10万吨。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曾在某论坛上指出,短短几年国内太阳能产业迅速扩张,由于多晶硅原材料全部仰赖进口,在国内太阳能产业大跃进的推波助澜下,2006~2008年的多晶硅价格从每公斤50美元炒到500美元,「太阳能泡沫」早已出现。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市场紧缩期,业界人士一度悲观预测,至少50%的中小型太阳能相关人士将面临停产命运,多晶硅价格也一度从最高的每公斤500美元回跌至每公斤50美元。

然而,市场降温似乎只是短暂现象。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畅旺,多晶硅价格又开始出现反弹迹象。无锡尚德、天威保变、拓日新能等这些自2009年以来为业绩衰退所苦的相关人士,目前多数产线正火力全开,有些订单甚至已排到2011年。

尽管市场需求转旺,但国内内部的质疑声浪仍不绝于耳。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再生能源,虽然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但仍称不上普及。按规划,再生能源将在2030年发挥重要的替代作用;2050年方才能成为主要能源的重要一员。

此外,国内官方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会受到财政约束。除「金太阳计画」对示范专案的补贴,目前国内还从每度电的电价中拿出人民币0.4元补贴再生能源发电。按规模计算,2009年国内最多可提供人民币100多亿元补贴再生能源发电,而仍远不及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

孟宪淦强调,再生能源总量超过目标,政府就无力收购,故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定得和国家民情、国家能力相互配合。依目前发展态势来看,国内地方政府明显过于躁进,部分地方提出的「风电三峡」、「中国太阳城」等新能源专案,极可能超乎市场的胃纳量。

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指出,一般而言,太阳能相关人士建厂需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投入的资金约1亿~3亿美元不等,然在暴利诱惑下,有些相关人士将建设期缩短为6个月,结果引发环境及质量问题。

他提到,对于1种新兴行业而言,过剩将只会是阶段性的过剩,不是永久性过剩。

他认为国内国务院指出的多晶硅产能过剩,实际上所指的是低阶产能过剩、劣质产能过剩。

从太阳能神话到太阳能泡沫很可能只是一线之隔。施正荣表示,若欲持续此神话,需不断创新技术、商业模式和国际竞争力。若仍只着重制造而不重视研究,关注短期利益而非长期效益,将落得杀鸡取卵的下场。

施正荣一再呼吁,以往国内制造廉价、高污染、被课征反倾销税的负面形象,不能在新兴战略产业上再度重演。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光伏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