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运输
  • 公路变"储煤场"昭示我们改变怎样的发展模式?

公路变"储煤场"昭示我们改变怎样的发展模式?

2010-09-08 13:36:35 新华网

继去年晋陕公路发生大堵车后,今年,京张高速、京藏高速连续发生长时间、大面积堵车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速公路和交通要道成为“堵心路”、“闹心路”昭示我们在交通管理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哪些转变?

首先,要转变公路运输煤炭的方式。严重堵车的路段都是“三西”(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煤炭产区向环渤海地区及东部地区输送煤炭的重要通道。由于铁路建设相对滞后,煤炭运输过度依靠公路,“耗费高品位的石油能源运送低品位的煤炭能源”。在一些煤炭重要产区,除了国有大矿具有相对充足的铁路煤运配额外,地方煤矿主要通过公路运输。与铁路相比,公路运煤速度慢、载量少、效率低,许多公路三天小堵、五天大堵,成了“储煤场”。随着煤炭开发热点的逐渐西移和金融危机后经济加快复苏,国家必须加快建设以中西部煤炭能源基地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络,转变煤炭运输模式,尽快把有限的公路运力解决出来,保障公路的畅通,促进非煤产品、旅游等物流运输发展。

“车多路窄”普遍被认为是发生堵车的一个基本原因。然而尽管近年来我国公路、铁路的投资额巨大,但与原煤产量和运输量需求相比,总像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多方面分析,煤炭运输紧张造成的交通拥堵并非交通建设滞后那么简单。

煤电体制改革滞后、煤电布局不合理也是造成煤炭运力紧张的一个原因。许多非产煤地建设了大量火电厂,必须从产煤区远距离运输煤炭也造成铁路、公路运力的紧张。由于煤电供需体制不合理,电力大省山西的许多电厂从山西购不到煤,还得长途跋涉从外省购煤。“坑口电厂外出购煤”的怪现象也造成了公路运输的紧张。

我国的原煤产量从2005年的12亿吨增长到2009年的29亿吨只用了4年时间。猛增的煤炭用量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去年四季度金融危机后各地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旺盛。尤其是一些地区为了“补回”金融危机造成经济发展的“缺口”,高耗能产业重新抬头,不仅给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形成压力,从而也造成不合理的煤炭需求。所以,要改变“有求必应”的能源利用模式,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按照资源、环境容量上马工业项目,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必须作出重大改善,改变能源利用方式,从制度上核算企业的资源、人力和环境成本,不能靠大量消耗能源来发展经济,否则永远走不出运力紧张的怪圈。

建设快捷、畅通的物流秩序还必须改变目前的交通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交通管理模式主要靠“人”治。在一些地方,一些交通管理执法人员把交通管理作为“权力寻租”的手段,“罚款返还”、“以路养人”造就了“雁过拔毛”、名目繁多的罚款,这也导致交通效率大大下降。道路是公众使用最频繁的公共产品之一,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只有树立“服务管理”意识,把“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效率”作为根本目标,才能建立良好的交通秩序。此外,还应该通过智能化、科技化手段,结束各地交通管理“割据化”的局面,逐步“同化”各地车辆管理数据,建立统一的车辆IC卡技术管理方式,实现车辆“一卡通”,既减少过卡时间,又可以减少行政管理成本。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京藏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