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煤平朔启动创新发展的引擎

2010-09-28 09:02:02 中国煤炭报   作者: 平轩  

沿元元公路北出朔州市28公里,入平鲁区榆林乡腹地,“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阔景象便映入眼帘,这就是国家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中煤平朔公司东露天煤矿项目建设工地。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煤炭行业改革创新、采煤工艺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东露天煤矿项目是中煤集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头号工程,是平朔公司实现安全高效、奔向亿吨这一宏伟规划的新引擎。”中煤集团总经理助理、平朔公司总经理伊茂森说,该项目开工以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工程进展顺利,截至今年8月底,共完成投资35.79亿元,占整个项目的33.9%。

科学决策

2009年初,正是世界金融危机变幻莫测、深不见底的关键时刻。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坚力量,中煤平朔公司积极响应中央政策,也就在这一年的1月5日,历经3年筹备、总投资105.69亿元的平朔东露天煤矿项目隆重开工。

中煤平朔公司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动力煤生产基地。建矿20年来,该公司累计生产原煤6.47亿吨,外运商品煤4.95亿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14亿元,上缴各类税费172.88亿元,出口创汇48.3亿美元,露天矿资源回收率96%,井工矿工作面回采率85%以上。

过去,平朔公司在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平朔公司抓住国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凭借自身先进的开采技术和禀赋的煤田条件,决定再建一座年产2000万吨的露天煤矿,打造平朔矿区新的版图。

早在2005年,平朔公司就成立了项目经理负责制的东露天煤矿建设项目部。项目部成立伊始,一方面进行内部机构、制度建设,成立了露天、选煤、铁路等专业分部及工程、机电等职能部门,制定了工程与设备招投标、工程施工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编制了《东露天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另一方面,与地方、中央等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办理各种审批手续。

经过不懈努力,东露天煤矿项目先后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安全预评价、用地预审、林地报批、采矿权登记等,2008年4月获得了国家发改委项目核准批复,2008年6月13日全面启动了施工准备工作,2008年底具备了开工建设条件。据介绍,按照“三年建设,两年达产”进度目标,东露天煤矿项目建设总工期30个月,计划2011年7月4日移交投产,2012年底达到设计能力。

从一开始,东露天煤矿项目就受到了非同寻常的关注。项目开工当天,山西省省长、省委副书记王君亲临现场宣布项目开工,并指出,平朔东露天煤矿的建设,不仅为平朔公司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而且为山西省乃至全国煤炭行业延伸产业链条,提供清洁能源,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标志性的样板和典范,对朔州及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朔州市委书记田喜荣表示,东露天煤矿的开工建设,对提振朔州市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信心,加快朔州市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步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朔州市在全省乃至全国新型能源工业基地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朔州市的各级党委、政府为项目建设竭诚服务,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上阵,跟踪项目进度,搞好统筹协调,努力推动项目早日竣工、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发展方向

东露天煤矿位于宁武煤田北端,行政隶属朔州市平鲁区。矿田勘探范围东西长4.42公里至5.47公里,南北宽6.53公里至10.3公里,面积48.73平方公里,煤炭储量18.49亿吨,是我国为数不多适合露天开采的优良矿田之一。

据平朔公司总工程师介绍,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设东露天煤矿,是因为具备三大优势。其一,该矿田可采煤层厚度大,煤炭资源丰富,为东露天煤矿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其二,开采区煤层结构相对简单,煤层赋存稳定,煤层埋藏较浅,剥采比较小,为东露天煤矿大规模开采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其三,采用露天开采既可避免以前小煤矿掠夺式开采带来的资源浪费,提高回采率,又可复采小煤矿采空区的遗弃资源。

同时,平朔公司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矿区配套设施完备,能够为东露天煤矿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北同蒲与大秦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为东露天煤矿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内外条件的成熟,使东露天煤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东露天煤矿项目包括露天矿、选煤厂、铁路专用线三个单项工程:露天矿设计生产能力2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5年;选煤厂设计原煤处理能力20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正线长27公里,设计运输能力3250万吨/年。

作为平朔亿吨级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煤能源上市融资的重点项目,东露天煤矿项目被中煤集团列为头号工程,在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中煤集团总经理助理、平朔公司总经理伊茂森,平朔公司党委书记王天润等全体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在朔州,该项目被列为朔州市委书记田喜荣、市长冯改朵亲自挂牌督办的重点工程。工程建设中,市领导多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市公安、煤监、国土、林业,安监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为项目创造安全、有序、和谐、宽松的建设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平鲁区委、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项目前期需征地1533公顷,搬迁居民6000多人,这些都由平鲁区委、区政府帮助解决。

伊茂森说,是朔州这块热土、平鲁这块厚土哺育了平朔公司,使中国开放引进的第一粒种子在这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并且不断壮大。目前,平朔公司已是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资源回收率最高的露井联采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是国家确立的晋西北亿吨级能源生产基地,也是我国惟一所建矿井全部为千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该公司现有安太堡露天矿、安家岭露天矿、井工一矿、井工二矿、井工三矿5个投产矿井,拥有总入洗能力8000万吨/年的5座配套选煤厂、总运输能力8600万吨/年的3条铁路专用线,加上正在建设的东露天煤矿,平朔矿区打造亿吨级单一大矿区的版图至此拼构完整。

理念构建

人们常说发展循环经济,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经济活动像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控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做到综合、反复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从而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平朔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说,要把东露天煤矿建成一个循环经济的样板。东露天煤矿采煤采用单斗铲、液压铲—自移式破碎机、半固定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和单斗—卡车间断工艺相结合的综合开采工艺,生产原煤全部入洗,洗选采用重介工艺。东露天煤矿的开发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对地方小煤矿采空区遗弃煤炭资源的复采回收,同时通过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环境、效益三赢。

其实,从平朔公司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和布局已经能够看出这种理念的构建。

未来5年,平朔公司将坚持资源开采精细化、废物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原则,按照树立危机、责任、全局、团队、执行“五种意识”,推进体制、机制、管理、技术“四个创新”,落实煤炭做精、非煤做强、生态做好、服务做优“四个实现”,努力达到本质安全、生产技术、专业化管理、管控能力、人力资源、产业结构、企业形象、职工生活质量“八个提升”的“5448”工作要求,强力推进 “11456”发展战略,即到2014年,建成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原煤产量达到1.3亿吨;建设一个集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生态于一体的和具有示范意义的高标准循环经济工业区;开疆拓土,新增煤炭资源40亿吨;优化产业结构,非煤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坚持煤电一体化,新增600万千瓦装机能力。

平朔公司把发展思路和工作重心确立为对平朔矿区380平方公里的资源进行统筹规划,通过露井联采全面提高整个矿区的资源回收率;通过扩能改造、新建矿井、联合改造地方小煤矿,到2010年底,建成原煤产量超亿吨的单一矿区,成为中国最大的洁净煤生产基地;实施煤炭深加工战略,打造矸石发电、煤化工、粉煤灰提取白碳黑、氧化铝产业链;土地复垦再利用,建设生态产业链;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校企联合三个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实现黑色产业绿色开采,建成本质安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因此,实施循环经济、力促生态平衡、共享发展成果是东露天煤矿的发展基调。

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露天煤矿项目要继承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它建设成山西省乃至我国煤炭行业改革创新的典范;要坚持“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设标准,按照生产规模化、技术与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优化设计,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建成我国采煤工艺技术创新的典范;要大力推进矿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减排、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将平朔矿区建设成为企地共赢的典范。

目前,东露天煤矿项目的各项建设进展顺利。东露天煤矿工程进展情况:临时道路工程、临时供水工程、临时供电工程、通讯及网络工程已完工并交付使用,场平工程基本完工。采场、排土场、原煤运输巷道、工业场地工程地质勘探及首采区拉沟位置陷落柱物探已完成;东露天煤矿南端帮边坡与原煤运输巷道安全性研究方案、北端帮与外排土场复合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与稳定性评价技术方案已完成。矿坑剥离累计完成7124万立方米。电铲、卡车组装场地已投入使用。

选煤厂工程进展情况。主体工程于2009年4月22日开工,其中1号仓仓体滑模施工已结束,顶部环梁施工正在进行中;2号仓仓体滑模及仓体锥壳已全部完工;3号仓仓体滑模及仓顶环梁已全部完工,仓上钢结构已开始组装。产品煤槽仓于2009年4月20日开工,基坑土方开挖约4万立方米,负13.5米以上的锚杆、土钉、锚索喷射砼浇注全部完工,桩基施工完成750根。主厂房于2009年5月25日开工,现主厂房主体结构基本封顶,设备安装已开始。产品煤巷道于2009年10月18日开工,累计完成掘进进尺1340米。浓缩车间土方累计开挖1.7万立方米,3个浓缩池灰土及混凝土垫层全部完成,501浓缩池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毕,现正在施工池壁钢筋及模板。泵房主体结构已封顶。机修车间及材料库土方累计开挖2.1万立方米,灰土夯扩桩完成7210根,基础垫层施工完毕。产品煤槽仓至铁路装车站801带式输送机栈桥土方累计开挖20万立方米。

铁路专用线工程进展情况。铁路施工、监理及采空区治理施工招标已完成,采空区治理2009年7月13日开工,已于10月13日完工。目前,线下工程中标单位及监理单位已经进场,前期准备及驻地建设全部完成,线下工程各标段桥梁、隧道、涵洞及路基已陆续展开施工,线上工程中标单位正在做进场开工准备。

据了解,东露天煤矿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5.0041亿元,提前2个月完成集团11.8亿元的考核目标任务,超额完成了省政府15亿元的考核目标任务。2010年1月至8月完成投资20.7896亿元。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中煤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