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大亚湾再现“裂痕” 关注核安全

2010-11-17 16:27:51 国金证券研究所

事件

香港文汇报报道,大亚湾核电厂再次出现泄漏事故。10月下旬发现辅助冷却系统管道出现3条裂纹,工作人员吸收不多于2毫希辐射量,相当于照20次X光的剂量。事故属于“1级核电站运行事件”。

评论

年内出现的第二次“泄漏”,严重程度超过第一次,但是对环境影响有限:大亚湾核电在今年5月份曾经发生过燃料棒的包壳裂纹事故,造成一回路放射性水平异常上升。由于燃料棒是包裹在一回路中,并不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当时事故被认定为0级核电事故。而本次事故发生在1号机组的辅助冷却系统管道,出现了2条约3寸长及1条约1.5寸长的微细裂纹,使管道渗出少量“硼”的晶体。泄漏情况并未严重至渗出液体,但工作人员吸收不多于2毫希辐射量,相当于照20次X光的剂量。由于本次事故对厂域环境产生了影响,所以程度上大于年中的燃料棒裂痕事故,为核电一级事故。不过一级事故仍然定性为非事故级事件,对环境影响有限。根据国家核安全局统计,1级和0级事故在近2年每年平均发生3-4起。

关注“核安全”:对于目前核电战略规划,国家最为关注的便是核电安全。如果发生多次的核电事故将从心里层面对核电的接受度产生一定影响。我们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严重的核事故将摧毁国家核电发展战略,比如美国在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泄漏事故-“三里岛”核电事故后,30年未曾建设过任何核电站。从结果上看,虽然本次泄漏只是非事故级事件,不构成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将导致决策层对核电战略的风险因素的进一步思考;

短期核电装机目标或难超预期:我们认为市场预期的2020年核电装机目标短期内上调至90GW甚至100GW的情况不会发生。特别在接连发生核电安全事故后,政策制定会趋于谨慎。另外,从下半年核电站的审批、建设和招标进程来看,的确存在低于市场预期的情况。我们再次重申对核电战略的三大制约因素排序为:对安全性的忧虑、AP1000的国产化瓶颈和铀资源的供给瓶颈。在考虑这些限制性因素后,我们认为短期内对核电最后装机目标的判断更可能定在80GW左右的水平,超预期的可能性较低;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事件将使得对核电安全的重视进一步提升,从而导致对核电设备制造的进入门槛被提高。对于刚刚介入核电设备制造的企业未来市场开拓的难度将增加。但对于行业内具有技术优势、成熟产品并且肩负国产化重任的企业,更高的进入门槛将意味着竞争度的降低;

我们建议继续跟踪2020年核电目标的制定情况。子行业上,建议关注确定性强和技术成熟度高的主设备制造以及积极进行核电新产品研发和进口替代的企业。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大亚湾 再现 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