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全国最大垃圾焚烧厂奠基:政府重视是关键

2011-01-18 16:46:22 蓝白蓝网

“无言的结局 无奈的开始”-评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

2010年10月,北京鲁家山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在门头沟区鲁家山矿区南区举行项目奠基仪式。根据媒体报道,该项目预计2012年投用,建成后不仅是北京也是全国最大的垃圾焚烧厂,预计日处理垃圾将达3000吨。

这几年,垃圾焚烧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公众反对垃圾焚烧热潮此起彼伏,项目搁置不胜枚举,这个项目何以能顺利实施呢? 记者针对该项目的一些细节阐述一些自己的理解,供行业参考。

一、政府“一把手”重视是市政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

据《北京日报》报道,在有关部门、区县和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原需一年的各项前期审批、准备工作,仅用三个月便全部完成,使整个项目得以提前开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项目并非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确定要建的四座垃圾焚烧厂之一。

环评公示信息显示,该拟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符合《潭柘寺镇土地利用规划 (2001-2010)》,是市政府重点推进的垃圾处理设施之一,已列为“北京市2010年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折子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和解决民生的重要市政设施配套工程。

出席这个项目奠基仪式的有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副市长吉林,市委常委李士祥,市人大副主任刘晓晨,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黄卫,市政协副主席赵文芝,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唐龙,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这个阵容足够显示出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于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也只有这样的阵容才能够在项目立项、审批、建设等环节毫无障碍。套用流行的网络词汇是“给力”。

坊间一直流传,垃圾处理项目是投资较高的市政项目,近年遇到公众反对也比较多,没有“一把手”直接负责,项目推进难度和阻力比较大。

二、房价是关键,环境和健康是其次,信任是大势

最积极反对垃圾焚烧的公众是距离垃圾焚烧厂或者拟建垃圾焚烧厂最近的居民,他们质疑垃圾焚烧技术带来健康和环境问题,其实质的核心是房屋资产。在垃圾焚烧厂周围的房子资产是严重贬值的,目前的高房价下,没有人希望自己花了一辈子积蓄辛苦购买的房子或者居住的房子因为这个原因贬值。在房屋价格高涨,房屋搬迁成本高昂的情况下,一般老百姓自由度很低,他们自然会毕其功于一役,反对垃圾焚烧等垃圾处理设施带来的房屋贬值。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人们反对的不是垃圾焚烧,而是反对在我家后院垃圾焚烧。这种情形同德国等欧洲国家曾经出现的反对垃圾焚烧的情形是一样的。北京的这个项目所在厂区被群山围绕,根据有关报道,周边2公里之内都没有人居住。可见,距离我家后院较远,甚至不在我家后院。套用网络流行语,我们反对的不是焚烧,是房价。
  
目前对于垃圾焚烧的质疑很多,但是从垃圾处理技术角度来讲,目前没有零污染的处理技术存在。垃圾散发的臭气、文蝇、垃圾填埋对于地下水存在的污染风险、垃圾焚烧带来的二恶英排放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于健康的威胁无法完全消除。人们对于健康的担心和生活品质下降的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项目公示的污染防治措施有:(1)废气防治措施。焚烧烟气采用“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器+SCR脱硝”组合处理设施,即:利用生石灰吸收SO2、HCl;生产中,在控制炉温和延长烟气在高温区停留时间的基础上,利用活性炭和布袋除尘器去除微量的二噁英及重金属;利用布袋除尘器捕集烟尘;利用控制燃烧和SCR脱硝技术控制氮氧化物。主厂房内保持负压状态,将室内空气及异味抽至焚烧炉内燃烧,并在主厂房卸料平台的进出口处设置风幕门防止臭气外逸,设置垃圾储坑臭气活性炭吸附处理设施。(2)废、污水防治措施。垃圾渗滤液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过滤+消毒工艺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存入蓄水池,用做除渣机冷却水、飞灰用水、冲洗浇洒用水等,不外排。(3)噪声防治措施。拟建工程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声,对高噪声设备有选择地采取设隔声罩、消音器、厂房隔声等措施。(4)固废防治措施。炉渣为一般固废,全部生产建材砖;飞灰为危废,运至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达标处置;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回垃圾池,与生活垃圾一起入炉焚烧。(5)恶臭防治措施。垃圾卸料、垃圾输送系统及垃圾贮存池均采用密闭设计,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采用负压运行,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房产生恶臭的构筑物(调节池、厌氧池)均加盖密闭,将恶臭气体吸风排至垃圾池负压区。(6)垃圾运输。在分拣站分选后的垃圾全部采用密闭后装压缩式垃圾车,且配有防止垃圾渗滤液滴漏的措施,杜绝沿途抛洒和异味外溢。拟建工程不在厂区内堆置、填埋垃圾,避免了垃圾异味对外环境的影响。(7)其它。拟建工程设置厂界外300m~640m的环境防护距离,最近距离为300m(西厂界、西南厂界),最远距离为640m(东北厂界)。

以上长长的文字描述,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了防治污染的要求。可是目前周边居民不信任项目业主的承诺,他们会相信有的垃圾焚烧厂做得很好,至少在参观期间很好,但是我至少不相信你一直会很好。公众的不信任是有其氛围和历史溯源的。郭金龙市长在奠基仪式上希望首钢集团、门头沟区密切配合,市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建设单位精心组织施工,把鲁家山项目建成一个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人民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为探索彻底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作出积极贡献。构建和谐信任的大氛围对于垃圾处理项目选址和建设也同样重要。

三、出资方组合藏玄机

1、政府直接出资,规避项目风险

该项目总投资21.6亿元,环保投资总计4.2亿元,占总投资的19.3%。垃圾焚烧厂由首钢总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建设单位,由市政府和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建设-运营-移交(简称BOT)方式操作垃圾焚烧项目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引入民间资本,缓解了市政府一次性投资的资金压力;其次,引入专业化服务,项目操作水平和执行能力提升,效率提高;第三,管干分离,有利于公共项目的服务监督。根据蓝白蓝网的统计,截止2010年6月份,我国已建生活垃圾焚烧厂109座,BOT项目约占70%;我国在建及拟建生活垃圾焚烧厂180座,BOT项目约占8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对于目前流行的垃圾焚烧BOT模式,一些业内人士反对市政府将这样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政绩工程,因为BOT项目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购买了一种服务,政府除了支付了垃圾处理的成本之外,还需要为购买的这种服务额外支付费用,以满足企业的赢利行为。如果政府谈判能力不强的话,而且一般政府官员接触到的BOT项目经验较少,加之BOT项目牵涉到的环节较多,可能在项目设计中存在风险,甚至较大风险的可能。另外,在BOT项目执行中,如果政府监管不严格,企业的逐利本性会不同程度地显现,可能对环境等带来风险。

因此,部分专家建议,针对不同的政府情况,应合理选择投资建设模式。对于财政充裕的市政府可以考虑多种投资方式建设垃圾处理厂,例如政府直接出资的模式。

北京市政府同国有企业联合出资,没有通过BOT项目招标方式开展垃圾焚烧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2、选择国有企业 解决转型之痛

鲁家山垃圾分类处理焚烧发电项目位于即将停产的首钢鲁家山石灰石矿区。首钢集团曾经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为实现企业结构调整和为北京奥运会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现已搬迁,集团战略转型必然会比较艰难。垃圾处理是市政项目,资金需求大,沉淀时间长,但是现金流持续,回报稳定,因此相对而言风险较低。这样的一个项目选择首钢来运作,是两全其美。

四、选址显尴尬 借势冲破城区限制

一直以来,作为总体的垃圾处理设施选址规划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根据北京市不成文的规定,除了原来的城四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垃圾之外,其余各区在自己的辖区内处理各自的垃圾。原因主要是,适合垃圾处理厂(场)选址的地方很少;北京寸土寸金,在GDP为主导的执政思路下,你留下了你的GDP,我收留你的垃圾,也不公平。

该项目拟处理门头沟、丰台、海淀、石景山4个区经分类收集和分选预处理后的生活垃圾。这次通过这个项目冲破了目前的局面。

五、项目命名显妙处

这个项目在北京市相关政府网站公示的名称是:“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是:“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于公众而言,这样的文字规避了刺眼的垃圾焚烧,避免了大量的网络讨论和攻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城市生活垃圾能够被焚烧的部分,自然属于生物质范畴。

六、垃圾处理技术全民讨论 全民科普

针对反对垃圾焚烧的全民参与和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科普机会。政府和专家通过各种途径解释生活垃圾的属性、垃圾处理技术、二噁英、焚烧厂运营管理、垃圾处理操作模式等。面对全民参与和讨论,这个本来属于很冷清和低调的工作瞬间闯进了公众的焦点视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行政复议等词语频频将环境问题呈现出来,未来对于垃圾分类、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也是一种促进。

报道称,“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是首钢在北京实施产业转型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标志着北京市垃圾处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项目没有遭到公众的反对,是“无言的结局”;同时,垃圾问题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是“无奈的开始”。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全国最大 垃圾焚烧 厂 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