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于宏源:冷静看待中美新能源合作

2011-02-11 15:14:52 《能源》   作者: 于宏源  

2011年新年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率团访美成为国际舞台的重大事件,中美新能源合作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中美两国企业也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如通用电气(GE)与中国华电公司、神华集团,美国铝业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签署了上亿美元的协议;与此同时,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上更是签署了多达 13项清洁能源领域协议,《中美联合声明》同样强调了能源环境合作与技术研发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仍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美国政府把中国看成最强劲的经济竞争对手,随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日益领跑世界,中美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潜力可能有限,新能源可能成为未来双方竞争和冲突的新领域。

近年来,维系其全球经济的领袖地位一直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发展低碳核心竞争力、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对美国未来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影响重大。美国推动气候变化和绿色壁垒可以保护其竞争力,同时削弱中国等竞争对手的竞争力。

为此,奥巴马政府通过绿色新政建设清洁能源结构和减少石油依赖,强调将技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采取“限额与交易”等减缓行动,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强化包括生物燃料、风能、太阳能、氢能、碳捕集和封存等新能源及核能利用带来的长期机遇和竞争力。为了维护美国的低碳竞争力,美国政府有500亿美元投向新能源领域。其中217亿分给能源基础设施,270多亿直接补贴新能源企业,同时希望创造不少于5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然而,美国认为在低碳竞争力和绿色就业方面,它们正面临来自中国的严重挑战。中国在风电、太阳能的应用和制造方面都有优势,如2010年年底中国风电总的装机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且风电装机成本已经低于3700元/兆瓦。中国的光伏产业更是占据全球半壁江山。而“十二五”规划设想的智能电网、物联网、高速铁路等在美国的发展都难以与中国相提并论。

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已形成初稿,初步确定了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十二五”期末的发展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瓦,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因此,随着中国低碳技术和制造业的快速崛起,美国低碳和新能源领域将受到中国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令美国政府担心的,还有来自美国钢铁协会的一组数据,该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太阳能的需求增长了41%,但美国本土产量只增加7%,而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却实现了翻番,4家美国主要生产商损失了580个就业岗位。正因如此,奥巴马政府开始推动边界碳关税协调,刻意把中国出口与美国的失业率联系起来,对包括中国清洁能源行业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并在2010年10月开始对中国的清洁能源行业进行301贸易反垄断调查。

奥巴马2010年12月的讲话中已经把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作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当前美国视中国为经济威胁的情况下,两国新能源不应被看成是双方合作的亮点,而应被视为中美的竞争焦点。美国一方面通过气候外交来限制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另一方面又积极谋求在低碳和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因此,中美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贸易和产业竞争将长期存在并将愈演愈烈。

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角度来看,《坎昆协议》达成之后,各国执行减排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如果下次谈判达成2050年全球碳排放减半的目标,那么全球的排放空间约为105亿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碳排放仍然会持续增长,仅中国和印度两国,2030年的排放量就会超过100亿吨。因此,从长期目标来看,欧盟和美国将继续制约中国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压中国承诺其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并要求落实“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承诺,制定严格的报告,监控和核查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的标准。因此,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绝不仅仅是橄榄枝,美国仍然坚持把减排和中国相挂钩,否定京都议定书模式,要求采取按照能力减排的原则,要求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接受核查和监督,并提高减排标准和透明度,这些也表明虽然中美新能源合作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双方的合作仍存在巨大的障碍。

从全球历史演变来看,霸权兴衰的前提条件是国际能源权力结构的变化,即是否有国家(或非国家实体)拥有了可以挑战现行体制的新的能源链条,这包括:新型能源的发现、能源资源的排他性占有、能源应用技术的革命性进展、能源技术的普及与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国家对能源使用的控制力等等。

例如16世纪英国从生物能源实现了煤炭能源的转型,而其工业革命比欧洲其他国家提前很多年。富有制度和技术创新优势的美国率先将石油用于工业,领导内燃机工业革命。美国对各种新能源(核能等)占有优势、技术效率优势和逐步加强的国家控制力使其从二战至今保持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因此,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在新能源革命中领跑世界。美国势必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有些中国能源学者为了迎合美国的意图,竟然高论所谓“低碳经济陷阱”,事实上,任何遏制低碳产业发展的措施才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陷阱。

尽管中美两国在维护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上拥有广泛共识和利益交汇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取决于其能否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掌控新能源,而自主创新的能源技术是无法通过中美合作取得的,面对美国有可能遏制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图谋、面对下一代能源的国际激烈角逐,面对国内节能减排的严峻态势,中国需要尽早统筹集中国内各种资源、落实融资信贷和技术转让政策、以及重组集团化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跳跃式发展,争取我国在未来20-30年后掌控全球新能源的战略高地。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于宏源 冷静 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