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核电
  • 民调显示:六成以上衡阳人赞成建设核电站

民调显示:六成以上衡阳人赞成建设核电站

2011-02-28 09:48:34 中核网

衡阳近年来发展势头甚猛,前景令人看好。但站在“十二五”的起始之年,衡阳若要再往前,能源供应注定是其中绕不过的一道坎。

·不管是年前因耒阳电厂缺煤所采取的“有序供电”措施,还是市里几次召开的调煤保电调度会,随着我市大量承接产业转移企业的进入,电力资源的紧张之趋或难以避免。

·民进衡阳市委提议:依仗诸多优势,衡阳是到发展核工业产业,以应对能源缺乏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时候了。

■本报记者 唐欧

作为今年政协“委员发言”环节的首份发言提案,民进衡阳市委提交的《促进衡阳核工业产业发展的建议》为衡阳未来的能源走向把脉,报告列举的多项调查数据深度分析我市能源现状、核电发展优势以及核电产业群如何做大做强等问题,不难看出其中的诸多可借鉴之处。

此提案由民进衡阳市委历时一年调研,团队中更是有两位南华大学的核专家,这使报告不乏权威和依据。但是发展核产业同样需要面对的是公众的承受力问题,或者说,存有“恐核电”心理的公众慑于核本身具有的辐射性和发生泄漏时持久的危害性,对此似乎不买账:发展核产业所附带的风险太大,实不可取。

市长张自银一月份曾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人大、政协意见,当时几位与会者就是否发展核产业发表意见,支持声和反对声亦都有之。

作为此次政协提案的主要发起人,民进衡阳市委主委杨汉成借“两会”之际,向记者阐述了他支持衡阳发展核产业的多个理由。

衡阳未来存在电力缺口或不可避免

杨汉成介绍,我市位于湘南电力负荷中心,年用电量约占湘南地区总用电量的44%。衡阳工业产值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用电量缺口日益增大。到“十二五”末,预计用电需求为350千瓦,而现有煤炭、水资源只能满足180万千瓦的用电需求,缺口达170万千瓦。

电力将存缺口应是迫使衡阳不得不转投其他可替代资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的逐渐减少,能源危机可以说是个世界性的话题。而现在,世界上、包括国内都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核电是当前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

那么和衡阳目前普遍采用的火电相比,核电的优势究竟在哪?

杨汉成分析,核电是清洁、经济的能源。核电链排放系数约为煤电链的1%,核电厂是降低温室气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他介绍,衡阳现有火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75%,年耗原煤在500万吨以上,造成的二氧化碳污染排放量为86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万吨,占全市氧化硫排放量的40%左右。“十二五”我市减排目标是将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9万吨以下,如能用核电替代火电,那么,到2020年我市可减排二氧化碳3500吨、二氧化硫16万吨,是减排目标的11倍多。

他解释,其实核电站每年需要的核燃料很少,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补充30吨左右的核燃料,而同样规模的燃煤电厂每年要烧煤300万吨。一般情况下,核电站的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30%。“核电燃料运输量小的特点,使其适于在距煤炭资源较远的负荷中心附近建设,是优化能源布局、缓解煤炭运输困难的有效途径。”杨汉成说。

另外以5%的贴现率计算,核能、煤、天然气的平准化发电成本,气电最高、核电最低。“世界上10个国家中,有8个国家的核电比煤电便宜,跟气电相比,则是绝对便宜。”

杨汉成还认为,建设一个核电站,前期投入在600亿到1000亿人民币左右,建设周期大约1—5年,只要项目动工就可拉动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仅税收每年可增加20多亿元,并为社会创造大量可预见的新增就业岗位。

公众的“恐核电”情绪有无道理?

即使核电在耗能和减排上确有不争的优势,但普通公众更关心的可能是核电的安全问题。一些人对此忧心忡忡:所住城市建有核电站等项目,就如同地底下埋着一颗地雷,你不知它何时会爆炸。

来自民进衡阳市委的调查问卷显示,1000个被调查对象中,赞成建核电的占65%、反对的占15%,另外20%未明确表态,认为利大于弊的占87%。杨汉成说,从这个调查问卷来看,衡阳建核电站是有大部分公众的舆论支持的。

杨汉成用一组对比来解释核电其实是绿色、安全的能源。“核电厂排放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公众产生极微量的辐射照射,这一点已为公众所知。但很少有人了解,由于煤中含有微量天然放射性物质,从煤电站排放的天然放射性物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远高于核电站。”

他说煤电链产生的对公众的归一化集体剂量比核电燃料链高50倍。燃煤电厂还排放大量含有害物质的微尘。采用健康危害评价方法比较煤电链和核电链,煤电链比核电链高一个数量级。

他继续论证他的观点:在过去的50年里,核电的安全可靠性继续不断提高,平均每发1TWY电的即时死亡人数,核能是最少的,分别是煤的1/43,天然气的1/10,水能的1/110。

衡阳发展核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杨汉成认为,调整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到清洁安全环保的核电新能源结构,既能解决用电缺口问题,同时又能实现减排战略目标,更能带动衡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核产业上,他觉得衡阳有足够的基础和优势。

衡阳被称为我国的“铀都”, 可以说是全国屈指可数的能为核电提供从选矿、燃料到设备、科研、医疗等全套体系的城市。

我市现有不少原属核工业企事业单位,曾经著名的272厂为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工艺流程完善、能处理各种不同质量铀矿石的大型水冶基地。712矿则是新中国发现的第一处铀矿藏所在地,也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原料。

人才保障方面,南华大学有强大的核专业人才队伍。

同时,他认为衡阳地理条件优越,地理地形结构非常稳定,无地震带,对建核电站非常有利。交通、水系发达,湘江及支流贯穿衡阳主要县市,这些都为建造核电站提供了重要保障。

做大做强核工业产业

国家能源局曾将国务院颁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提出的“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规划调整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以上”。

我国的核电从80年代起步,到2007年建成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三大核电基地的6个核电厂共11台核电机组,装机总量908万千瓦。2009年,我国11台在役核电机组继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累计发电量701.35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2%左右。

2009年的701.35亿千瓦和2020年的7000万千瓦,相差近10倍。杨汉成觉得我国核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衡阳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他建议我市将核电纳入全市新兴战略产业来培育,提出以核电站建设为龙头,打造国家级核工业产业基地的目标。

关于衡阳如何做大做强核工业产业群,提案提出首先要尽快启动核电产业规划,如规划好特变电工的核电专用变压器、金杯电缆的核电专用系列电线电缆、衡钢的核电专用无缝钢管、镭目科技的核检测设备的开发与生产;要规划好加快南华大学核电研究成果的就地转化和提升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等。

第二要打造好服务平台,对进入产业园的企业执行相关优惠政策。要借助好外力,积极争取中核集团在未来几年内来衡投资重大核工业项目,将衡阳例如中核的发展战略重点地区之一,在衡阳规划和建设包括内陆核电站在内的,拥有十几个大中型核工业企业的“核工业园区”。全力争取中核集团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在核电、核燃料和技术应用、电子化工及相关设备加工制造等领域进行长期、全面的合作。

另外要加大对现有核工业产业企业的技改力度,重点改造宏华机械放射性污染金属熔炼去污处理设施技术改造项目、耐磨新材料生产扩能技术改造项目,272厂铀水纯化核能级转化、铀氢氟化、海绵锆等项目,712矿与湖南有色合作的氟化铝项目等。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民调 显示 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