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全球新能源格局因“核”而变?

2011-03-24 12:46:56 深圳特区报   作者: 熊元俊  

石油危机被利比亚战局放大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言,“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翻开全球石油危机史,前三次危机都与中东战争有关。包括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和1990年伊拉克攻占科威特。

同样,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美国在2003年3月20日发动美伊战争,成为全球油价飙升的主因,亦是美国维持美元强势地位的战略布局。曾任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问题高级专家的珀拉克,在支持对伊作战时语出惊人“过去50年间全球经济是建立在便宜且充足的石油基础之上。如果拆除这个基础的话,全球经济将会崩溃。”

国际油价往往因中东战争飙升。果然,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从2003年3月21日开盘价的每桶28.25美元,上涨至2008年8月的147.25美元的高位。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亦不得不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动机是石油。”油价暴涨的结果,正如珀拉克的预言一样,全球经济一度在2009年陷入大萧条的恐慌。而美国敢于下注的理由,是其有更有弹性的金融和经济体系,能够比欧元区和日本更易走出衰退。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去年底爆发的突尼斯政变,今年在中东蔓延,纽约WTI原油价格年内累计涨幅约为15%。最近,随着西方多国联军对利比亚实行军事干预行动,市场开始担忧新一轮石油危机的来袭。

在本次空袭利比亚行动中,法英等欧盟国家唱了主角。从能源战略角度来看,欧盟有较大概率是因为石油利益而先行战略布局。目前,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和伦敦Brent相比,每桶要便宜逾10美元。这不仅预示着欧洲石油运输通道更加脆弱,也反映欧盟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有增加之势。据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统计,在2007年以前,WTI/Brent基差多数在1.8美元左右,2007年后基差扩大,2010年基差极值接近6美元。

“短期内利比亚原油供应难以恢复,这将支持国际油价保持在高位。”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部殷孝东和黄莉莉预计,短期内,纽约WTI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有望冲高至每桶115美元和130美元。

日本地震引发核替代故事

在欧美日大国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已成定局。发达国家一方面大肆印钞救经济,一方面引导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其中,不少国家将新能源视为产业扶持重点,将其视为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核能、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等均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作为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核灾难,日本核泄漏事件令全球重新审查核能安全问题。世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驻俄罗斯首席能源经济学家楚普罗夫认为,在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核电安全的情况下,各国可以考虑寻找其他更为安全的能源来代替核能发电。

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利柏曼日前称,“在日本核事故的影响明朗前,美国应暂停新的核电站建设。”据悉,美国目前有104个核反应堆在运行,分析人士预计有四到八个新反应堆即将建设。

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数据显示,当前核能发电量约为太阳能、风能和地热发电量总和的7倍。其中,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达到8%,与核能规模相近。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核能的代价不菲。据IEA估计,要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到2035年扩大两倍,世界各国政府需要为此补贴5.7万亿美元(按当前美元计算)。要置换核电的预期增长额(姑且不考虑关闭现有反应堆),上述费用就得翻一番。

作为全球最主要光伏市场,欧洲一些国家宣布放缓或重审核电发展策略之举,令业界更为看好可再生能源市场。继做出将七座核电站暂时关闭三个月的决定后,德国政府近日决定就关于将其可再生能源预算由3亿欧元提高至10亿欧元的提议展开讨论。据iSuppli统计,目前全球15个主要太阳能市场中有9个在欧洲,其总安装量所占比重近几年来一直维持在70%-80%,预计今年欧洲仍将占据全球约七成份额。[page]

中国核能市场仍有增长潜力

由于利比亚冲突升级,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原油2月份平均价格升至100美元/桶上方,自2008年9月金融危机开始以来尚属首次。值得关注的是,高油价的背景,是OPEC的石油产量在2月份升至3000万桶/日,为2008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短期来看,由于利比亚不在我国原油前十大进口商之列,利比亚战局对中国能源供应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价格传导层面。据中信证券研报统计,我国前十大原油进口国中有5个是OPEC成员国,所进口原油占国内原油进口总量的53%。

如果国际油价因利比亚战局持续攀升,能源问题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瓶颈。据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估算,日本地震和中东局势将使中国GDP下降0.5个百分点。

按照在十二五规划中,风能、太阳能、核能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列为重要方向。市场猜测,尽管中国宣布暂停审批新的核设施,但是,核能发展空间仍然不小。

根据中国核科技信息与经济研究院2008年提供的数据,中国有11台,共906.8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投入了商业运行,发电量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核能高效利用的法国,这一数据是78%,日本是30%,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0%。

“日本核泄漏事件,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别人生病,我们预防"的机会。”农行战略管理部发布的宏观周评认为,这将促使中国加强核安全,部分地区的核电投资冲动将受到有效抑制,但是,十二五期间的核电投资不受影响。

光伏行业成为新能源宠儿

在核能之外,业界相信国家支持光伏和风能的力度将会增加,从而加速新能源格局的演变,这在A股市场上体现得较为明显。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沪综指上涨1.46%,太阳能发电指数、风力发电指数和核能核电指数的涨幅分别为3.46%、1.88%和-5.29%。

由于发电成本太高、并网电价和政府补贴标准等问题,中国虽然是世界光伏产业生产大国,却非世界主要市场。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统计,中国太阳能产业95%以上的产品均销往国外。

由于中国市场尚未开发,令业界对太阳能前景更有信心。中国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无锡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表示,“未来1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市场,很可能是世界光伏产品最大的消费国。”

一些专家认为,除了关注新能源投资之外,节能减排更应受到重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在日前闭幕的第12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称,我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总体上是美国的3倍、欧盟的4倍、日本的5倍。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不缺能源。

傅成玉认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20—30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无法成为能源主力,更不可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我们最大的能源来自节约,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来实现GDP的翻番。”

不过,尽管中国单位GDP能耗大,人均能耗指标却较低。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人均能耗1.54吨油当量,而同期美国为7.74吨油当量,加拿大为10.3吨油当量,日本为3.96吨油当量,均数倍于中国。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应加强能源危机应对策略,提防在国际上形成中国拉大全球石油需求的观点。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的专家李江涛认为,我国刚刚进入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基数低,以及人口规模大等决定了人均消费和消费总量的较快增长。过分夸大中国因素,认为中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能源威胁的观点是极其不公平的。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全球 新能源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