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淮北:城市转型 思想先行

2011-04-28 08:32:43 工人日报

在安徽,皖北与江南的分野一如横亘其间的长江与淮河两道水系一般界限分明。两者地域的差异从而分化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亿万年岁月酝酿出的丰富煤矿资源造就了活力迸发的皖北能源之城,而千万亩土壤凝结出的肥沃良田则滋润着物产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当新兴的煤城淮北于1960年4月在安徽最北端应运而生时,这座“因煤而建”的城市有着一个人人都可以预料的光明前景“缘煤而兴”。数字可以为此作证:建市50年来,淮北市累计输送原煤8亿吨;仅“十一五”时期煤炭行业就累计上交税收60亿元。因为产量巨大,淮北也成为全国13大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资源型城市特征逐步凸显,淮北不得不像国内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进而直面市域内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经济、社会、生态等日益凸显的诸多问题。

能否兼具皖北能源城市的资源活力和江南鱼米之乡的山清水秀?面对这一和谐发展的新课题,淮北用其正在演绎的实践表明这一切完全可能。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淮北左手举资源型城市之旗,右手擎生态型城市之帜,双手紧握的目标正是要打造一座“皖北江南”城市。

在淮北市西北部的凤凰山脚下,有一处占地7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08年,王瑾带着她的曦强乳业入驻工业园区。从接收一家濒临破产的乳品国企开始到办成皖北地区最大的奶制品加工企业之一,王瑾无法忘却创业初期的艰难经历。“如果不是政府的产业引导政策坚定了自己创业的信心,真不敢想像能将企业办成这样的规模。”

作为安徽省首家以食品为主题的开发区,凤凰山经济开发区现在已经吸引了73家食品企业入驻,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税收突破1亿元。现在,全市5个类似的工业园已经使得淮北市的食品工业成为仅次于煤电产业的第二大主导产业。

近年,淮北市的投资始终保持35%以上的增幅。在做强做优煤电产业的基础上,淮北的非煤产业多年保持50%的增速,占工业比重也由2005年的19.5%提高到去年的48%。

去年5月,安徽省召开皖北地区发展座谈会。淮北在座谈会上确立了打造地上地下“两个千亿板块”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即地下的煤炭以及煤炭延伸产业与地上的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生物制药并驾齐驱,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

一个资源型城市能否顺利实现这样近乎颠覆型的转型?有人对此表示疑惑。

“城市的转型,首先还是人的转型,人的思想的转型。”毕美家认为,只要按照科学发展的道路走,转型必将会顺其自然地实现。

淮北市最繁华的街道“一马路”上有很多明亮的灯箱,里面展示的不是商品广告,而是淮北市在各个时期涌现的劳模。“当夜晚的灯光照亮了街道两边的灯箱时,劳模的光芒也就点燃了全体市民的工作激情。”淮北市总工会主席钱丹婴对这个创意非常自豪。

“今年五一期间,全市还将评出9个"劳模领跑团队",我们要努力使这些模范成为职工队伍中推动转型发展的耀眼明星。”钱丹婴告诉记者,自从2008年创造性地开展“劳模领跑团队”以后,全市已经涌现了16个这样的典型。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