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丁戊奇荒”引发的水利发展思考

“丁戊奇荒”引发的水利发展思考

2011-06-02 07:26:54 中国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决定说,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此时,回顾当年“丁戊奇荒”发生的情景,借鉴历史事件,总结经验教训,会为我们更好的防灾抗灾提供帮助。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既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藏,也使我国自古就多灾多难。众多自然灾害中,以旱灾最常见、影响最大。有信史可查的秦汉至清朝两千余年间,共发生了1022次旱灾,几乎两年就遭遇一次。清代的旱灾,以光绪初年的华北大旱最为严重。这次灾害实际在光绪元年(1875)就已经拉开序幕,光绪三年(1877丁丑年)和光绪四年(1878戊寅年)干旱程度最重,因此历史上称作“丁戊奇荒”。它是在全球性特强ENSO事件影响下发生的。这次大旱灾涉及的区域很广,中国北部省份几乎都遭到干旱的袭击。陕西亦达到了大旱等级。

当时的关中,社会经济还没有从清政府镇压同治年间回民起义的兵荒马乱中得到恢复,又横遭旱魃袭击。光绪二年夏天,夏粮歉收。而更加干旱的天气持续着,播种小麦的时节也过了,透雨依然没有下。光绪三年,赤地千里,旱魃肆虐地折磨着关中的生灵:

渭北地区灾情最为严重,树皮草根凡能充饥的都被饥民用来裹腹。嫁妻卖子换口粮以求活命在那时不会令人不齿。《同州府志》记载:光绪三年冬“天极寒,民多冻死”。饥寒交迫的关中人民变卖田产、农具、耕畜等来换取食物,房屋无人收买,被拆毁当柴禾烧,一两个饼就能交换一个妇女。

现存陕西碑林博物馆的一通《岁荒歌》石碑记载着韩城县当年大旱的惨状:“光绪三年,亢旱甚宽,山陕河南,惟韩尤艰。无降甘霖雨,先年八月间,直旱得泉枯河瘦井底干。……诸物甚是贱,粮食大值钱。……直至七月间,土匪聚西川,十而百百而千。……榆树皮蔺根面,一斤还买数十钱。大雁粪难下咽,无奈只得朦眼餐。山白土,称神面,人民吃死有万千。……饥饿甚,实在难,头重脚轻,跌倒便为人所餐。别人餐还犹可,父子相餐实不堪。”……这首民歌中所说的现象,在关中普遍存在。

关中大旱二至三年之后,于光绪四年三四月份陆续下雨,当年秋粮终于有所收获。饿殍遍野的惨象有所缓解。

连年大旱的直接后果,是关中地区人口大大减少,田地多数荒芜。咸丰年间,关中地区的人口达到800万左右,而这次大灾过后,“各州县民人饿死过半,存者亦皆流亡,有三四十家村落,仅余一二人者”。到清末宣统时,关中人口不过500多万。

饥寒起盗贼。“丁戊奇荒”发生后,民不聊生,兵变频繁,社会动荡不安。死亡阴影威胁之下的人民,自然顾及不了仁义道德:“各村皆有刁抢汉,即有粮食也不安”。

当年“丁戊奇荒”之所以后果惨烈,与自然气象因素有关――明清时期被学者称做“小冰期”,气候整体偏寒冷干燥,也与清政府后期的横征暴敛有关,与地方积粟不足有关,更与关中水利失修有关。

战国秦汉时,关中地区水利建设是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郑国渠、龙首渠、白渠、樊惠渠等诸多渠堰的开凿造就了“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富庶关中。唐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的南移,关中水文环境的变迁,关中水利再也没能达到秦汉时代的辉煌。清代乾隆年间关中凿井灌溉发展到了高潮,凿井达二万多口。然而清末以来,关中很多县水利湮废,因此大旱来临,只得任其肆虐,几无水利可用来救灾。清代以后,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成效显著的有两次,一次是1928年至1930年关中三年大饥荒以后,留德归来的陕籍水利专家李仪祉经过多方争取,主持设计修建了著名的“关中八惠”,为关中农业复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次是新中国土地改革胜利完成后,国家以拨款和发放贷款的形式,组织广大农民兴修了大批农村基础设施,到1957年底,陕西省有效灌溉面积达758.5万余亩。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又湮废了。

时至今日,梦魇般的“丁戊奇荒”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了,当今我国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科技使今日之农业、农村、农民远非昔日可比。然而,居安思危,我们更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仍要积极做好国家粮食储备,抑制粮价上涨过快,不致“谷贵伤民”,而粮价低贱时,平价收购,以防“谷贱伤农”的“平粜”作用。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江西 鄱阳湖 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