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江湖酷旱生死劫

2011-06-02 09:55:08 时代周报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经受一场史上罕见的重旱—不仅长江水位急降,素有“长江之肾”之称的各大淡水湖或干涸见底、或成草原。据民政部救灾司5月27日统计,此次旱灾已造成400多万人饮水困难,16.7万公顷农田绝收。

江湖告急,江、湖、人关系亦随之改变。连年遭遇“旱魔”之后,三峡工程被广泛质疑是肇因之一;而阻碍长江与湖泊连通的7000多座闸坝,也再次引发了民众对重构“江湖格局”、改变人为过度干预水系生态的反思。

本报记者 何光伟 发自武汉

站在岳阳洞庭湖大桥下,一眼望去是干涸开裂的湖床和死去的鱼。湖床上的裂缝可伸进一个拳头,而昔日碧波荡漾的岳阳渔港码头也成了“烂泥塘”。

洞庭湖区边,滴水皆无的水塘随处可见,这就是今年以来的持续干旱给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带来的影响。洞庭湖水位早在5月11日就降至21.74米,创历史同期最低。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为近50年来同期最少年份。

中国在5月27日拉响国家级干旱预警。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1.044亿亩。官方估计,此次旱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50亿元人民币。

民政部救灾司的统计称,大旱导致近16.7万公顷农田绝收,其中作为中国大米主要产区的湖南和湖北两省绝收情况最为严重。

就在大旱持续肆虐时,位于江西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降至历史最低,江西方面认为是“三峡工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已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的闸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

其实鄱阳湖修筑闸坝并非偶然,曾经江湖畅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生产粮食和防汛抗洪,早已使用闸坝,隔断江与湖的连通。

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数据表明,最近50年,长江沿岸共建起7000多座闸坝将湖泊与长江人为隔断,目前仅剩鄱阳湖和洞庭湖与长江相通。

筑坝之梦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影响巨大。”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认为,“三峡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事情源于2008年1月,鄱阳湖都昌水文站出现8.15米水位,创历史最低纪录。江西方面遂将鄱阳湖流域降水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的矛头,直指三峡水库蓄水。

传媒当时的报道称:“由于三峡大坝的拦截,长江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水大量外泄,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可能就此成为历史的记忆。”

三峡总公司方面随即回应称,江西的指责“没有道理”,鄱阳湖水位消涨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三峡工程。

《东方早报》的报道表示,这一争论后来上报到国家能源局,迄今依然无解。

但受长江流域旱情和三峡蓄水影响之激,江西省多年的鄱阳湖“筑坝之梦”再次被唤发。2008年12月,江西省成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江西省省长吴新雄亲任组长。

该枢纽的原方案是:在距长江27公里处的鄱阳湖北端,修筑一座长约2.8公里的混凝土闸坝,提高鄱阳湖枯水季节水环境容量,达到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等综合效益。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其中涉及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内容为两句话:做好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纽各项工作。

《规划》获批后第3天,江西省政府召开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会议。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强调,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工程”。

挂在九江星子县南康镇宣传栏中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介绍显示,江西省已选好在九江市海会镇和东侧的高桥镇之间修筑这一水利枢纽工程,但时至今日该工程尚未开工。

其实鄱阳湖的“筑坝之梦”绝非偶然,长江两岸在近50年内早已建起7000多座闸坝隔断了江湖联系,目前仅剩鄱阳湖、洞庭湖还与长江自然连通。

数据显示,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水量约是长江径流量的15.6%。长期以来,由于长江上游水量不足,清澈的鄱阳湖湖水源源不断汇入浑浊的长江,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供水。

人为干预水系生态的做法,是在用“三峡的手段”试图抵消三峡对鄱阳湖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济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教授李建华批评江西的做法是违背自然规律。

鄱阳湖筑闸坝会使长江中下游的水问题更加严重,国际生态专家则担心:“随着长江流域干支流各地抢水的加剧,今后武汉、南京壮阔的江面也许会变成一条水沟。”

隐患重重

对于鄱阳湖修筑闸坝,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表示:“以前在长江上修建闸坝为围湖造田防洪,但现在完全没必要。”

在张博庭看来,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的水量基本可以控制住,下游湖泊无需担心洪灾,再建闸坝就有多余之嫌。

事实上,专家们更多的意见是,修筑堤坝会留下诸多隐患,包括河道淤积、潮汐变形、河口淤塞、行蓄洪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退化等。

同样,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认为,尽管闸坝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形式之一,具有防洪排涝、拒咸蓄淡、灌溉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生态保护等功能,但闸坝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闸坝会使水流趋缓、径流减少,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加剧。索丽生表示,闸坝还阻断洄游通道,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等。

早在2005年,索丽生就呼吁“有必要重新评估已建的闸坝,并据此决定是采取调整运行方式还是采取改建或拆除的措施,来消除或减小闸坝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则认为,建造大型闸坝会加剧下游湿地萎缩,还将直接“打乱上下游水流平衡”,最终影响蓄洪能力。

以“水袋子”洪湖为例,以往多怕涝不怕旱,但今年大旱让洪湖湿地生态受到了近乎灭顶之灾。官方因此惊呼,“洪湖湿地生态恢复至少需要10年时间”。

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水利规划技术顾问易贤命将今次洪湖大旱归罪于三峡水库。“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刷深了河床,使长江水位下降,恶化了洪湖从长江补水的条件。”他说。

大型水利工程都有两重性,易贤命告诉时代周报,今年洪湖大旱发生的生态灾难,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三峡水库下游生态补偿不到位的惩罚。

一系列的江湖闸坝隐患引起官学两界重视,“重建江湖联系”的理念已得到认同。

国务院在2006年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中,强调要“通过闸口改造、建过鱼设施和实施灌江纳苗,恢复江湖鱼类生态联系,维护江湖水域生态的完整性”。

张博庭表示,必须要恢复长江与湖泊的联系:“三峡水库已经建成,如有必要,可以拆除下游的一些闸坝。”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大旱 之年 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