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谁造就了哈药污染的“黑色幽默”?

2011-06-13 14:59:32 华声在线   作者: 雁大群  

空中超标1150倍的硫化氢气体到处散发、地上各种废渣随处焚烧、地下严重超标的废水直排河流,而这一切,竟然出自于一家以“做良心人,制精品药”为企业发展理念的知名制药企业,不可谓不是一种“黑色幽默”。

据悉,哈药的污染问题由来已久。据住在周边的居民反映,他们根本不敢开窗户,那味儿“比厕所味儿还难闻”,长期被呛,能得气管炎、肺气肿、口腔炎等。而很有可能的一种结果是,这些受哈药污染致病的居民,在治病过程中,使用的也是哈药生产的药品。这不仅使哈药的“黑色幽默”更加“幽默”,而且增添了太多的反思。因为,太多的迹象显示,哈药的“黑色幽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上孤立的。哈药一边“做良心人”、一边“行昧心事”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经常的。

按理,哈药作为一家全国知名企业,即使不是从事药品生产,污染治理也是企业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何况从事药品生产,那就更应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显然,哈药的眼里,根本就没有“社会”、“大众”、“全局”这样的概念,而只有企业。不,即使是企业,哈药的眼里也可能只是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因为,如此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对长期在哈药工作的人,特别是一线工人来说,也是一种伤害、一种健康权的剥夺。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哈药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重伤害了周边居民及企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却能够一直红红火火地生产,并在全国各大媒体上轰轰烈烈地宣传哈药的产品,除了“黑色幽默”,更多是否是“黑色讽刺”呢?

如果说哈药的污染行为只是偶而有之,或刚刚发生不久,那么,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来说,还可认为理解为失察,至多是失职。但是,哈药的污染行为,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却一直在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眼皮底下发生和存在,既没有得到纠正和改变,也没有得到治理和改进,那就不是失察或失职,而是纵容和犯罪了。

要知道,如果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或餐饮服务企业,一旦发生多人以上的中毒或伤害事件,就要对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停业整顿、勒令关闭、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等。但是,哈药污染对周边居民造成的各种疾病伤害,为什么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处理和处罚呢?是否应当对当地政府和责任部门启动责任追究机制呢?(谭浩俊)

治理污染“刑不上名企”?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调查发现,该厂所释放的臭味影响范围波及周边的高校,医院和居民区,流经该厂的河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显示,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氨气超标20倍,均超过国家恶臭气体排放标准。(6月5日央视《朝闻天下》)

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哈药集团”这个名字。这家始建于1958年的老牌企业,现在年销售额近50亿元,位列全国医药“百强企业”,其“做良心人,制精品药”的企业理念也颇受社会推崇。然而,如今当哈药集团再次进入舆论视野,人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触目惊心的景象药厂附近居民常年不敢开窗,夏天都要戴口罩;地上堆的、水里流的、空中飘的污染物可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事实上,哈药集团的臭味问题由来已久。当地媒体平均两年掀起一轮舆论监督热潮,但每次都是“报纸都发黄了,问题还没解决”,一阵阵疾风过后,怪味却依然浓郁。黑龙江省部分政协委员曾连续两年联名提案,分析药厂怪味的危害性,提出整改、搬迁、核心部分搬迁等一系列建议。然而,无论是市民的怨言还是委员的呼吁,都成为“沉没的声音”,恶臭袭人困扰犹在。

这些年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可以说越来越深入人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尽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很大成效。笔者在哈尔滨市环保局的官网上,就查阅到一份2010年环境监察队工作总结,内容称“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绩,限期整改企业119家,限期治理企业120家,责令停产企业5家,关停取缔企业50家”。只是,这看似雷厉风行的环保风暴,为何刮不到备受诟病的哈药集团?难道环保专项行动,也不过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无独有偶。被评为“科技兴贸全国百家重点出口企业”的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工厂规模逐年扩大,污染危害却不断加剧,排放的臭气一直从厂区飘散到10多公里以外的银川市。事实证明,大企业并不天然具备大责任。在各种利益纠结面前,相关监管部门的纵容,让所谓的名企好像被惯坏的孩子,愈发明目张胆,偷排乱放。据报道,哈药集团利税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三成、每年销售收入40多亿元,以至于当地政府“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在企业搬迁的问题上投鼠忌器,难以壮士断腕。

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十倍于犯罪”。治理污染“刑不上名企”,其危害远远超过企业污染本身。一方面,“抓小放大”,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透支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造成极坏的“破窗效应”,导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同时,对污染企业的纵容,就是对人民健康的无视,群众不得不继续忍受废物、废水、废气的困扰,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GDP让路。[page]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共建生态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都必须履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治理污染彻底走出“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怪圈,严格执法,秉公办事,让每一起污染行为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张遇哲)

哈药为何有钱做广告无钱治污?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下称“哈药总厂”)废水、废气和废渣违规排放再次被曝光,相关报道中甚至指出,哈药总厂产生的“废渣直排河流,硫化氢废气超标千倍”。一家年销售额上百亿的制药业巨头,为何宁愿一年花5亿巨资做广告,也迟迟不根除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环保问题?(新浪6月8日转自第一财经(微博)日报)

也许是因为广告做得好吧,哈药在我这个外地人的心目中形象一直很好。如果到药店买同类型药的话,我一直选择哈药的。但没想到哈药光鲜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污染扰民问题。这让哈药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一家一边采用高科技手段制药帮助民众防病治病解决患者病痛一边污染河流、空气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企业,一家一年能投入5亿巨资做广告,也迟迟不根除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环保问题的企业,一家只重视经济效益而不重视社会效益的企业,真的能做出好药吗?

当然,哈药有他们的苦衷。由于异地建厂的投资巨大,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微薄,预计投产后2~3年内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极易造成企业处于亏损境地,造成企业无法生存的后果。”

尽管如此。然而这能成为哈药为了自己的效益,为了自己企业的生存,肆意排污雾水污染河流,排放废气污染蓝天,扰民害民的理由吗?

哈药有钱做广告无钱治污是当今经济发展中见物不见人的一个缩影。

官员为了城市的光鲜、为了自己的政绩无视民众的利益,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效益无视周围居民和顾客的利益,民众为了眼前好处无视自己的长期利益。

经济发展本来是为了让人获得更好。当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存在时,经济发展必然走上歧路。官员的政绩、企业的效益、民众的短时利益必然会是畸形的、不可持续的。

哈药已经走上一个转折点,是转变观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短期效益,继续有钱投广告无钱治污,是这个企业今后如何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同样,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也是如此。是继续维持目前这种见物不见人、以政绩为本、以钱为本的发展模式,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为人服务、让人活得更好。是检验各级政府及官员是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挂在嘴上还是落实到行动上的一个重要尺度。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造就了 哈药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