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内蒙古煤老板的“2013”

2011-06-20 08:57:27 北方周末报   作者: 王林喜  

霍银仓的担忧

两年前,霍银仓(化名)转让了自己手中的一座年产30万吨规模的煤矿。这个小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彼时正值2008年开始的内蒙古第二轮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现在在当地,霍银仓以入股的形式与别人合开着另一家煤矿,生产规模为70万吨/年。听说又要开始“煤改”,霍银仓急切地想知道重组细节。

2011年3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布要在主要煤炭产地开始新一轮地方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这是继2005年第一次煤炭资源整合、2008年第二次煤炭企业升级改造后的第三次兼并重组。

新消息令霍银仓开始担心,他现在与别人合资经营的这座煤矿会不会再遭淘汰。随后,他往返于东胜区和准格尔旗之间,向煤炭主管部门打听“兼并重组”的具体内容。

“不久将正式开始,只是暂时不清楚兼并重组的具体细节和方式。”霍银仓对《北方周末报》说。

他认为,无论如何,这次“煤改”将会对地方煤矿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新一轮洗牌。在内蒙古第三次“煤改”大潮中,留给他们这些“煤老板”继续当煤矿法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煤企的“2013”

3月28日,本报记者在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看到了一份《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到了这次兼并重组是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若干意见的通知》而制定的。

方案称,兼并重组的目的是提高内蒙古煤炭工业集中度,提升煤炭工业的产业化水平。

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煤炭行业管理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北方周末报》,“方案”已明确了未来5年内蒙古煤炭产业的发展目标。

他说,到2013年底,内蒙古煤炭生产企业最低规模为120万吨/年,低于这个标准的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全部退出市场。“方案”目前已下发到各个盟市,要求盟市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开展工作。

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局办公室王主任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说,按照内蒙古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经信委)、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的要求,目前鄂尔多斯已开始对地方煤矿的基本情况进行重新摸排,正在制定工作计划并初步确定兼并主体和被兼并对象。

王主任解释,鄂尔多斯市地方煤矿数量较多,确定整合对象和兼并主体需要一个过程。这次“煤改”主要是煤矿与煤矿之间的联合整合,以优并劣,以大并小,意在控制数量,提升质量。

这意味着霍银仓所拥有的煤矿虽不在彻底淘汰之列,但却是被兼并的对象。

霍银仓4月1日已接到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局口头通知,大致内容是让他先期开始自行寻找整合的目标和对象。

按照“重组方案”,内蒙古这次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具体目标是,到2013年地方煤矿数量由现在的353家减少为80~100家,通过兼并重组,在地方煤矿中形成1~2家亿吨级、5~6家5000万吨级、15~16家千万吨级的煤炭企业,最终形成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20家。

到2011年年底,内蒙古超百亿元的煤炭企业要达到8~10家,2012年达到15~18家,并且要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准格尔旗煤炭局局长侯向军向《北方周末报》证实,该旗对凡涉及可能被兼并的地方煤炭企业在近期进行了排查摸底。这次“煤改”可能有两个途径:一是地方煤矿之间通过股份制或其它形式的合作,组建大型煤炭集团;二是现有大型民营煤炭企业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直接兼并小煤矿。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确定的此次“煤改”的方式是: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主要由兼并主体兼并其它企业;鼓励大型煤炭企业联合重组;鼓励区内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参与兼并重组;鼓励地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自治区内跨地区兼并重组。

兼并重组后,兼并主体要在被兼并对象原注册地设立支公司。新形成的煤炭企业要实现资源、资本、生产、安全、经营和组织方面的高度有机统一。

侯向军说,他们现在有意识地让鄂尔多斯市内的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如伊泰集团、满世集团、伊东集团、庆华集团等自愿与地方煤矿接洽,在尊重企业自愿的基础上,兼顾各方利益,最终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推动、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进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

侯向军认为,这次兼并重组的重点是减少煤矿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安全责任主体。

尽管此次地方煤矿的兼并重组与关停不同,但霍银仓明白,民间资本进入煤炭市场的可能性将会越来越小。他表示,内蒙古要走一条大产业、大规模、大基地的煤炭工业集群的新路子,“淘汰地方小企业是迟早的事”。

煤老板们关注的焦点

赵海(化名)的达成煤矿隶属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他的煤矿现在的生产规模是60万吨/年,2009年被列为改造保留煤矿,刚刚投入资金改造完毕,正常生产也不过一年。这次即将淘汰120万吨/年以下煤炭企业的红线,又将他的煤矿推入改制的困局。

赵海留意到内蒙古地方煤企兼并重组的时限只有3年,即从现在起到2013年底结束。

赵海认为,此次“煤改”虽然不会导致煤矿突然死亡,但无论怎么整合,结局只有一个:被兼并。

“地方煤矿兼并重组的过程并不会那么顺利和简单,此次‘煤改’与前两次的方式并无实质上的不同。”赵海回忆,2005年,当时内蒙古自治区提出要在3年内彻底解决小煤矿问题,当时除了关闭小煤矿外,大部分整合过程也是采取了入股、收购方式。

“但对于这种改革方式,如何评估被兼并煤矿的资产、已缴纳的资源税如何返还等均是难题,也是煤老板们关注的焦点。” 赵海说。

煤老板郭仁达也认为,地方煤矿很难实现强强联合,原因就在于资产评估的合理与否和最后的法人代表之争。

来自内蒙古煤炭工业局的消息,此次“煤改”中,要求各盟市根据当地的煤炭企业控制指标,综合考虑煤炭企业的生产状况、生产规模、管理水平和产业化发展等条件确立兼并主体。

霍银仓后来了解到,所谓的兼并主体是原煤生产能力在50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或已拥有至少一处单井规模在120万吨/年以上,露天矿单矿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且3年内未发生10人以上重大事故、资产优良的企业。

侯向军在前期与个别大企业的接触中发现,一些大的民营煤炭企业对兼并小煤矿并不热衷,他们不愿接收地方煤矿的烂摊子。

满世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兼并过来的煤矿大多需要重新投入进行改造,而且对原法人代表的安置非常棘手,他们大都在兼并后只是一个股份持有者,而非管理者,更重要的是煤矿布局分散,管理难度加大。

本报记者在内蒙古经信委和内蒙古煤炭工业局了解到,此次“煤改”的范围是注册在内蒙古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煤炭企业。

赵海说,被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不然的话,煤炭外运将成为一个困扰地方煤矿的大问题。

“因为内蒙古有一个新的政策,对于兼并重组后新形成的企业要列入重点运输保障范围,尚未设立铁路运输户头的企业,优先赋予铁路运输户头。”他说,对不积极参与兼并重组的企业,有关部门不新增加资源,不增加铁路运力、不审批煤炭建设项目。

赵海说,现在对于地方煤矿来说,要么申请退出煤炭领域,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依法进行交易,要么主动参与到兼并重组中来,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内蒙古看起来似乎要成为另一个山西?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内蒙古 煤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