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立足长远发展光伏产业

2011-11-28 08:56:34 太阳能新闻网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最早主要是由为解决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开始的,主要用于项目补贴、用户补贴和工程补助等。早在1996-2000年间,在西藏地区建成10多座光伏电站,为西藏无电县城解决了照明等主要生活用电问题。1997年5月,国家确定的“中国光明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其目标是到2010年利用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我国无电地区的2300万人口供电,预计达到300MW,项目设备和服务的总投资据估算约100亿元。
 

传统能源危机倒逼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该法例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与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中长期总量目标与发展规划,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技术开发,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设立可再生能源财政专项资金等。
 

此外,国家第一次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2006-2010)》中和“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中包含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规划目标,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规划出到2010年及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
 

近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2009年,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旨在培养国内光伏需求市场的政策,而且还将加大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力度,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电池企业也还将继续扩产,不会停留在每年两三千兆瓦的水平上,因此对多晶硅的需求仍会上升。而自从2009年以来,束缚光伏行业发展的硅料紧缺问题不复存在,具备制造成本优势的中国光伏企业全球竞争力加强。
 

此外,我国政府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方面的政策补贴力度以及实施范围已经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上网电价补贴、税收减免、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已进一步加强。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财政补助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解决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及施工能力不足、相关应用技术标准缺乏、与建筑实现构件化的太阳能光电组件生产能力薄弱等问题,从而启动太阳能光电在城乡建筑领域的应用市场,带动太阳能光电产业发展。

太阳能光伏产业异军突起

光伏产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中占据重要地位。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在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全球能源结构的1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5%,到2100年将达64%。2008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比2007年增加83%,达到13GW;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4725MW;光伏安装量比上一年增长35%,达到3962MW。在过去15年中,全球光伏产业以25%的年均增长率迅速成长。
 

目前各国政府非常重视光伏产业,并把其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04年欧洲市场开始大幅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光伏市场。2008年世界完成装机容量超过4700 MWp,比上年增长约90%,其中欧洲占了约80%;2009年全球装机容量达到8000兆瓦,其中我国约占2%;2010年全球装机总容量约为13000兆瓦,我国约占3%左右,有逐年增长的趋势。[page]
 

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猛,竞争力显著增强。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每平米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3350~8400兆焦,平均为5860兆焦(相当于199kg标准煤),每年我国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2.4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相当于2008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28.5亿吨标准煤的842倍。
 

此外,我国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与水电、风电、核电等相比,太阳能发电没有任何排放和噪声,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
 

2009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全年出口已达154.39亿美元,2010年出口320.25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107.36%,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平均单价3.61美元,同比增长110.39% 。其中,2010年太阳能电池出口201.92亿美元,占全部光伏产品出口约63.06%。
 

2008年中国成为亚洲吸引可持续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总额达156亿美元,较2007年上涨18%,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制造基地。
 

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的光伏电池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40%。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1.3%,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我国2008年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000MW,占全球产量的36.7%;2009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4000MW,占全球总产量的40%;2010年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约8000MW,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居世界首位。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2009年已飞速增长到8000兆瓦,居世界第一,8年的时间增长了2000多倍,太阳能电池产量以10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连续3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利润的丰厚促使更多、更大的资金在近两年涌入光伏电池产业。

其次,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外资占有相当比例。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实际投资额约570亿元,外资、合资企业实际投资额占投资总额的37%。

我国有35家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运用国际资本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前10家太阳能电池厂商中,我国占据4席。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占据国际领先水平的行业。
 

再次,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生产技术持续进步。我国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骨干企业已经掌握了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成套生产技术,在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上也取得多项突破,光电转化效率已提高到16%~18%,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业技术上与国际同步。产品质量稳定,得到各国认同。
 

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迅猛。200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年仅40吨,2007年产量增长到1130吨,2008年产量接近4500吨,比上年增长近300%,2009年我国多晶硅材料产量超过2万吨,比上年增长400%,形成约占世界市场20%的良好态势。2010年我国多晶硅产能为2.5-3万吨左右,40%-50%需要外供,产量并未过剩。
 

目前全国有16个省仅多晶硅项目就有约4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以西门子改良法为技术路线的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超过1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其中一期规模超过4万吨,投资超过400亿。一期建设基本上都在2006~2010年期间开始,在2007~2010年期间建成投产。目前国内准备上马的多晶硅投资企业大致可分为四种,第一类是以峨嵋半导体厂和洛阳中硅为代表的国内老牌多晶硅企业;第二类是原有金属硅生产厂家;第三类是光伏企业强强联手;而第四类则是其它有意涉足多晶硅行业的投资商以及以炒作为目的而得到土地、电价、股票等方面利益的投资者。[page]
 

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的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4万吨,预计未来2年内,我国自主生产的多晶硅即可满足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需求,将对我国光伏产业保持全球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光伏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中暗藏三大隐忧。

一是没有完全摆脱“三头在外”的困扰。据介绍,光伏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来自国外,关键技术设备、市场需求、原料“三头在外”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高端设备仍需进口,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生产设备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太阳能电池用配套材料仍未摆脱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同时,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光伏产业领域迅速提升技术和不断扩大规模。我国若在此关键时机稍有耽误,将会增大差距,面临更严峻的竞争。二是环保问题。光伏产业链主要涉及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四个相关的行业,目前受关键技术和工艺技术的限制,其中重点行业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三是光伏产业链结构还不够合理。光伏产业链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格局,因此做强中游、做大上游,尤其是硅材料,将是光伏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对外依存度较高,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和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约9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一方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达国家加强了对战略新能源产业的保护,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在目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仍处于下滑状态的情况下,国内除个别企业外,其余多晶硅企业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等方面仍难以与国外抗衡。同时,国外企业纷纷加大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技术持续进步,均对我产业后续发展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再次,亟待加快标准质量等体系建设。

随着产业加速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标准体系建设的问题:多晶硅生产还没有统一的能耗、占地及环保标准,光伏产品和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市场的发展,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尚不完善等。此外,还存在光伏产业内外缺乏有效交流互动、自律能力不强等现象,影响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

虽然全球太阳能技术的专利量近些年总体保持稳定,但来自中国的专利量却增势强劲,这主要是由于科研机构的推动。由于各国政府都面临着采取有效措施对抗全球变暖的压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就变得格外重要。利用太阳能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专利量在近些年保持稳定,主要是由于各国对用于偏远地区的大型和小型发电设备以及工业规模的发电系统一直都比较感兴趣。2000年以来,太阳能专利的大部分权利人来自日本,占45%;美国以21%排名第二;德国、中国紧随其后,分别为10%和8%。截至2008年,中国太阳能发明专利排名前列的专利权人主要是学术机构,这可能是因为政府将太阳能发电技术方面的研发资金主要投向了学术机构。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中国光伏产业 传统能源危机 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