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2600亿垃圾发电蛋糕

2011-12-07 08:43:46 凤凰网财经

 固废处理2600亿“大蛋糕”尚在画饼阶段

在日前举办的(2011)第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院长徐文龙预计,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垃圾处理行业产值“十二五”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行业总投资到2015年末达2600亿元以上。

而“十一五”期间,垃圾处理行业的总投资仅700多亿元。面对这一即将问世的“大蛋糕”,有人畅谈前景,更多的人则在疑惑:在产业化瓶颈难突破、过度依赖政策投资、资源化利用尚未起步等行业背景下,这一新兴产业的未来到底是“炫”还是“悬”?

前端“空心化”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内固废处理的主要领域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5万吨/日以上。与会专家对此表示,这比到2010年底40万吨的日处理能力提高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而更重要的是垃圾处理前端(包括垃圾分类收集及转运环节)体系不健全。

徐文龙介绍说,截至2010年底,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54亿吨,这一数字与目前我国每年大约10亿吨的垃圾产生量相比,清运比例不足1/5。这说明国内垃圾处理产业前后端链条环节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表示,目前处于最前端的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国内尚未建立起符合经济性前提的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一直以来,垃圾分类收集更多地强调责任和公益性质,但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为什么生活垃圾中诸如电子废弃物能被单独拉走回收?因为其中的经济性已被挖掘。这也应该是其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前提。”徐海云表示,以废纸回收为例,2009年美国进入垃圾处理厂中的废纸含量为16.1%,但国内废纸含量则不足5%,废纸回收的经济性远未被挖掘。而国内生活垃圾进入末端处理量,扣除灰土和水分外,只有德国和日本的1/3。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备受各界关注的危险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方面,我国连其危险废物底数都未全面摸清。

北京环卫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景致表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实际统计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0%左右,而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废日光灯管等社会生活源危险废物无法统计。

对此种种问题,众多与会专家均认为,垃圾处理前端环节已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一大瓶颈,而化解之道则在于政府公共投入的加大,后端从事回收处理的企业才能有动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认为,大城市垃圾处理应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专门和复杂的活动,包括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回收和处理、处置,以及对这一系列运营活动和关闭填埋场善后工作的监管,确切应将其称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

而这些问题逐渐也已引起政策上的重视。今年3月份发布的《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回收、运输、处理、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已刻不容缓。

徐文龙表示,在“十二五”规划拟定的2600亿元投资中,涉及垃圾分类、收运转运和监管能力的投入将达约610亿元,基本相当于“十一五”期间垃圾处理的全部投资。 资源化利用尚未起步。

一般来讲,垃圾处理行业遵循的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原则,在产业发展初期强调对产生垃圾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技术。

但从循环经济大的层面来看,垃圾回收后的资源化利用才是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资源化利用由于可以延伸行业企业进行垃圾回收处理的业务空间,使得垃圾处理行业不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来获得处理回报,更多地则是依靠生产再生资源类产品来获得更大收益。

但是,国内目前垃圾处理行业整体仍处于无害化处理的初级阶段。据徐文龙介绍,到2010年底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63.5%,其中进行集中式卫生式填埋、焚烧和堆肥的比例分别为77%、18%和5%。

有业内专家指出,之所以卫生填埋占据垃圾处理市场的主流,是因为卫生填埋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一般为焚烧和堆肥成本的一半左右。但建设垃圾填埋场由于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佳,早已被欧美等国家纷纷摒弃。

徐文龙表示,考虑到国内垃圾填埋场建设用地的逐年减少,以及"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原则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国内垃圾处理的主要推广途径渐渐转向焚烧处理。

绿色动力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卢巨流在上述会上表示,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设备国产化、国内外资本看好、企业以BOT模式进入市场等诸多因素,致使地方政府投资垃圾焚烧处理的积极性高涨,垃圾焚烧产业化渐入佳境。

在市场上,垃圾焚烧设备及焚烧发电供热等领域也为众多资本所拥趸。有市场测算认为,垃圾发电运营收入在未来10年的年均增长率可望达到18%,从2010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89亿。

众多市场分析均指出,垃圾焚烧不仅更切合"无害化、减量化"原则,而且焚烧产生的蒸汽还可用于发电、供热,也符合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焚烧发电在技术与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具有商业化、规模化的潜质。

但也有专家认为,垃圾焚烧发电所产生的二恶英等废气污染一直是其发展隐患,特别是在近年来,国内众多垃圾发电项目甚至引起一系列社会争议。对于投资垃圾发电项目的企业来说,一方面可以从政府投资中获得垃圾焚烧处理收益,另一方面可通过运营发电项目获得政府电价补贴。但二恶英等废气所产生的废气污染治理成本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整体投资收益率,而且随着国家对于废气污染防治标准的逐步提高,这一环境治理成本投入可能会逐年加大。

聂永丰表示,与污水处理行业相比,再生水回收利用将成为其"资源化"发展的主要体现,但垃圾处理资源化的全面开启,仍任重道远。 2600亿投资资金从哪来

徐文龙表示,“十二五”期间,垃圾处理的主要投资主体更多将来自于政府和国有资本。但从“十一五”期间700亿元猛增至"十二五"的2600亿元,如此大的投资增幅钱从哪里来?

与垃圾处理同处环保产业领域的污水处理行业,其行业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市政部门从收缴的水价中提取的污水处理费,这一费用目前的常态化收取,支撑了国内污水处理行业过去几年的规模化发展。但在垃圾处理方面,垃圾处理费的收取目前仅在小范围内及非居民中收取,其收取规模远不如污水处理费庞大。

除资金存在缺口外,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也存在诸多漏洞。以北京为例,今年5月,政府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提出垃圾处理费按从量计征原则逐户收取。但据了解,条例草案发布以来,垃圾处理费的收缴情况并不乐观。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海滨表示,从量计征的收取方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遭遇诸如计量标准无法统一、用户偷倒垃圾导致的各户缴费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导致垃圾处理费的直接收取变成大难题。

据陈海滨介绍,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始推行水费捆绑垃圾处理费的方式,即以用水消费量换算垃圾产生量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垃圾产生源,找出用水量和垃圾产生量的换算关系。不同社会经济规律的水消费群体,其产生的垃圾量也不同,水消费系数就是按照不同的用水量,然后根据用水量再对应出一个垃圾产生量,最终使收费得以量化。

他表示,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垃圾收费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对于提升居民的节水和垃圾减量有长效作用。但具体操作当中,由于增加自来水公司的工作量,增添其麻烦,这种收费制定也遭到自来水公司的诸多阻力。

国内一家自来水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面对行业亏损、水价难调的局面,水价里捆绑了太多的"其他费用",客观上加大了民众对水价上调的阻力,这样不仅会让垃圾处理费收取效果不佳,也会影响污水处理费的收取规模。

尽管遭遇阻力,但来自政策方的声音表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是大势所趋。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质疑,污水和垃圾处理均属于政府投资型的公用事业,大都不受财政主体支出的“青睐”,如果没有长效的资金来源保证,2600亿元的资金投入很有可能沦为“竹篮打水一场空”。

龙净环保(600388):

公司的烟气脱硫技术引进德国LLB公司的干、湿法脱硫技术,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产品一直受到国内相关厂商的欢迎,公司收到的大订单也是源源不断,加上公司除尘的先进技术,未来在环保领域获得高额收益潜力巨大。公司干法脱硫处国际国内领先地位,成功突破66万KW机组和冶金行业干法脱硫项目的应用,脱硫业务快速成长;公司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首批(55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法脱硫”和“电袋除尘”两项技术成果均荣获国家环保局200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大型燃煤机组干法脱硫技术开发”被列入国家863重大科研项目计划,获得zf资金支持。

菲达环保(600526):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保机械科研生产企业,环保产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也是我国最早进入大气污染防治设备行业的企业之一,其电力设备电除尘器综合市场占有率为25%,其中300MW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市场占有率为33.65%,600MW、1000MW等大型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5%以上。06年公司生产的菲达牌电除尘器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公司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具备为用户提供除尘——输送——脱硫三大相关系列产品的企业,能实现项目总承包。持股66.44%的控股子公司中电投远达环保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脱硫工程公司。

同方股份(600100):

公司投资的同方环境拥有TKC烟气脱硝技术、AEE烟气脱硫技术、鲁奇布袋除尘技术、电袋一体化技术、液柱法脱硫自主技术,目前已服务十多家电厂烟气脱硫、锅炉除尘项目。公司在能源环境、烟气脱硫、水处理与水务领域、清洁燃烧及废弃物处理、除尘、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居国内前列,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实力。

众合机电(000925):

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目前是国内可以同时实现海内外EPC 总包及国内BOT 运营双翼发展战略的烟气脱硫类上市公司,已投产运营的脱硫工程容量排名行业第四,上市公司第一。

网新机电从事燃煤发电厂的机电脱硫工程总承包业务,已经成功为国内多家主要发电公司提供湿法脱硫装置,客户已经覆盖包括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国电集团在内的国内五大国有发电公司,已承接的湿法脱硫项目数量达30余个。

凯迪电力(000939):

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同时拥有30万装机以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60万装机以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企业,已占据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主导者。

东湖高新(600133):业绩增长与重组预期交相辉映

关注三大看点。华夏系基金依然重仓(报告期末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华夏红利分别持有3.29%、1.23%和0.28%的股权)。1)、业绩步入上升通道。公司的园区、住宅和烟气脱硫业务将拉动业绩进入上升通道;2)、环保概念。公司有烟气脱硫和环保发电等环保概念业务,并且烟气脱硫业务已进入成长期;3)、重组预期。湖北国资委下属的、服务于武汉都市圈建设的政府投融资平台--湖北联发投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从公司原大股东高折价转让的动机,以及湖北联发投与东湖高新在业务上的匹配等方面来看,公司的资产注入是值得期待的。

上调评级至增持。我们预计公司2010-2011 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5 元和0.37 元,以昨日收盘价7.55 元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1 倍和20 倍,虽然估值水平较高,但考虑到公司股价已有较大幅度的调整、业绩步入上升通道、以及环保概念和重组预期,我们上调公司评级至“增持”。(天相投资 刘义)

浙大网新(600797):

公司的电力环保业务稳定发展,并获得了环境工程(废气)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报告期内,新签烟气脱硫总包合同13单,继续巩固了在中国电力环保业的领先地位。控股股东浙江浙大网新集团与意大利IDRECO组成联合体与保加利亚马里查东二热电厂、保加利亚环境和水资源部签订烟气脱硫项目合同,浙大网新机电工程公司为本项目具体实施方。

九龙电力(600292):

投资控股远达集团是以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产业化为主,是集烟气脱硫工程工艺设计、技术引进、成套设备开发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维修、人员培训为一体的企业,拟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的FGD技术,分三期逐步实现全部脱硫技术及装置的国产化,通过国产化,能使300MW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硫脱硫装置价格由进口价的3至4亿元人民币降低到1.4亿元人民币。

山大华特(000915):

山大华特公司环保产业包括山大华特环保分公司、山大华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涉及水处理设备、消毒产品、电厂烟气脱硫等业务。华特环保分公司是省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研制开发、也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技术研发实力最雄厚的ClO2发生器、消毒剂专业制造企业,已形成八大系列一百多个规格的ClO2发生器产品以及十余个规格的卫生消毒系列用品。而华特环保工程公司也是国内大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总承包商,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美国Marsulex公司烟气脱硫技术,拥有国际一流的烟气脱硫研发中心、国家烟气脱硫重点实验室和烟气脱硫设备生产基地,脱硫技术国内领先,专业从事以火电厂烟气脱硫为主的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

三聚环保(300072):

公司主营脱硫催化剂产品、脱氯剂、脱砷剂等,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与A类供应商。未来公司脱硫净化剂无定形羟基氧化铁对高浓度CO2具有很好耐受性,并具有高容硫的特性,产能在明年上半年将大幅提升,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将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脱硫催化剂和特种催化剂在原油加氢精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我国对环保要求提高,对燃油标准强制性提高的情况下,按照世界平均水平加氢能力,催化剂的用量将达到1.86万吨;在润滑油加氢异构化、甲醇合成催化剂、醛加氢催化剂方面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龙源技术(300105):

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集中于等离子体点火系统和低氮燃烧系统。2010年公司首次涉足低氮燃烧系统的项目,脱氮效果和锅炉燃烧稳定性得到证实,为公司2011年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持。2011年1月,国家颁布了关于火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次征求意见稿,对脱氮提出更高要求。若正式政策出台,将推动电厂脱氮改造加快、公司订单加速增长。公司也在考虑上SNCR 技术,未来公司的炉内脱硝+SNCR 将会是火电厂脱硝的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垃圾发电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