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憧憬中国的天然气时代

2012-06-18 16:38:00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

说到底,“油改气”的动力来自价差。在油价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即使气价超过4元,“改气”的势能也令人生畏。大家都在算账,改气后车主一年能省多少钱,环境一年能减少多少污染物,国家一年能提供多少天然气资源,企业又能承受多高的气价……平衡来平衡去,结论只能是一个:好事要办好,必须兼顾各方利益,找到最大公约数。可是,这谈何容易?

“气化中国”的确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不可操之过急,因为“底气”不足,资源量不够。据悉,中国的人均天然气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0%,加大天然气进口成为必然趋势。按照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有望超过1500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超过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超过30%,而2010年这个比例刚刚超过10%。

2004年,中石油就开始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展开谈判,商讨俄气进口中国。这一谈就是八年,但中俄协议仍然无法落笔。原因很简单:俄方要价超过了中方的底线。按照此前中俄达成的框架协议,俄罗斯每年将向中国供气680亿立方米,合同期30年,计划2015年底开始俄气入华。满打满算,原定的时间只剩下三年半,但目前还“八字没有一撇”。

今年恰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率庞大代表团访华。几乎同时,中俄能源第八次会谈提前展开,为两国元首会面铺路。普京总统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其中特别指出:“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够大量出口至中国。”

与此同时,中石油网站也刊发新闻稿称:“陪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托卡列夫,6月5日下午抵京后来到中石油公司访问。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就开展能源合作与俄方举行了深入会谈。”意料之中,中俄两国领导人在访问结束时签署了联合声明和一系列涉及能源、环保、航空、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但唯独不见天然气协议的踪影。

其实,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只是中国改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应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谈判的市场背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比如原油价格近来就出现了比较显著的跌幅,引起市场对成品油价格下调的强烈预期。

当然,这种供求格局也是相对而言。油价下跌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期货的集体“跳水”,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普遍不景气,增长缓慢,复苏乏力。欧洲的“烂摊子”严重拖累了全球经济,美国的复苏原本就步履蹒跚,现在又出现了失业率回升的难堪局面,给奥巴马的竞选连任蒙上阴影。中国经济同样出现明显的放缓迹象,特别是欧洲市场需求疲弱,使得国内出口导向型企业订单急剧减少,面临困难重重。

 6月9日发改委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下降幅度汽油530元/吨、柴油510元/吨。这也是今年5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首次下调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二次下调。但市场的脾气永远是捉摸不定,有涨就有跌,跌大了早晚还得涨,特别是油价。与原油相比,天然气价格依然有很大的优势,市场“油改气”的热情短时间内不会消失。更何况国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的勘探开发都处在技术瓶颈革命性突破的前夜,一旦突破,13亿人享受相对廉价天然气的时代也不见得一定不可能。那个时候,可能就不再是“油改气”了,也许汽车行业会开发出构造、性能更适合天然气的新型机动车,载着国人驶入真正的“天然气时代”。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憧憬 中国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