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碳交易中国市场崛起任重道远

2012-08-27 13:48:0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公欣  

8月16日,上海市宣布全面启动碳交易试点,并要力争成为兼容性、开放性和良好示范作用的碳交易市场典范。据悉,有200家高耗能企业被纳入上海市试点范围。

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目前全国共有7个省市率先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试点时间为2013年至2015年。随着全国各试点城市碳交易筹建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雏形已然显现的中国碳交易市场似乎正待崛起。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一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强低碳领域的政策、技术和资本推动力,以此实现一个人口大国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碳交易作为节能减排的创新机制之一,既能为我国经济繁荣带来新的资金和活力,也为我国在低碳热潮下到来的碳金融时代争取一定的话语权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各地方在碳交易技术路径、交易模式等方面虽进行了一定探索,但“热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业务结构上,我国90%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只能卖给国际买家,国内业务主要集中在自愿碳减排方面,占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比例也很小。并且难以回避的是,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试点城市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决定我国真正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快慢。目前天津、上海、北京等地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我国要建立完备的碳市场交易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难实现大跃进式的快速增长。

碳交易机制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法律、标准、计量、测算、核查、监督、规则等,涉及的行业也十分宽泛,可以说,只要有能耗的地方都可能通过节能而产生节约下来的“碳”。面对如此繁杂的内容,若想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碳交易机制,确实需要相当多的部门、单位共同参与,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事实上,一个完整碳市场的建立需要满足3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明确设置碳排放总量,然后对减排地区及减排行业的排放额进行合理分配,使碳排放配额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赋予碳资产交易一定的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减排配额体系,即使确定排放总量,技术手段也难以确保碳排放额的公平分配,在诸如碳交易标的物的确定、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次,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才能给碳交易带来较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而实现碳交易,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和规避风险的市场功能。自2008年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了三大环境交易所之后,杭州、武汉、大连、广州等城市纷纷跟进。据悉,全国还有多家碳交易所在建或列入当地政府规划,遍及全国各区域、各省市。从实际效果来看,碳排放交易所大多并无实质性业务。同时,目前国内企业对于碳交易并未形成统一概念,虽然也有很多企业自愿加入到碳交易体系当中,但并非市场主流,在碳排放难题集中的钢铁、化工、建筑等领域鲜有碳排放大户参与其中。

第三,为确保碳交易产品减排量的真实可靠,必须有独立第三方的科学认证体系。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如何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计算、监测还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经验可循。目前,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国内很多重点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在能源监测统计、汇报审计等方面建立了一定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基础,但仍不够。

没有可借鉴的有利经验就没有尽善尽美的方案,当前中国碳交易体系的不健全,仍需要时间来慢慢修补和填充。当然,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气候变化、争夺全球碳交易市场更多主动权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碳交易体系中政策措施、交易规则、核查体系以及市场监管体系,让碳交易从务虚真正走向务实。否则,碳交易市场的滞后,不但将严重阻碍市场机制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争取更多的定价权和主动权,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贸易霸权”或许还会上演,今年1月份的欧盟碳关税事件无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