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天津八大举措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2012-08-29 16:51:30 北方网   作者: 雷风雨  

从市环保局获悉,天津市今年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八大举措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让市民呼吸上更加清新的空气。

这八大举措包括:控制新增煤炭总量,限制常住人口规模;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实施供热锅炉“煤改气”,遏制各类扬尘污染;深度治理小火电机组,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实施“黄标车”治理工程,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修复生态环境,实施绿化及清水工程;完善环境监测网络,落实区县政府及各部门的工作责任。

严控煤炭消费力推清洁能源

2015年前煤炭消费增量低于1500万吨

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天津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通知》并正式实施。根据通知,从今年起,天津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15年,煤炭消费量与2010年相比,增量控制在1500万吨以内,提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从今年起,天津市严格控制新建燃煤电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及环城四区建成区不再新建、扩建燃煤供热锅炉房;热电联产和燃气管网建设能够覆盖的郊区县,将实施燃煤锅炉并网和清洁能源改造,尚未覆盖的郊区县,结合新城镇建设逐步改原煤散烧为集中供热。同时,开展燃煤供热锅炉替代或改燃,到2015年,完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燃煤供热锅炉房改燃或并网改造。到2020年,扩大燃煤供热锅炉房热电联产和改燃替代范围,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环城四区建成区建成基本无燃煤区,推进远郊区县燃煤供热锅炉房热电联产替代或改燃。

从今年起,天津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力争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40%以下,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23%以上,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5%以上。

今年起全面实施黄标机动车治理工程

严控“黄标车”淘汰“墨斗鱼”

根据通知,从今年起,天津市全面实施黄标机动车治理工程,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通过开展严控“黄标车”、淘汰“墨斗鱼”等多项措施,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目前,天津市机动车已达200余万辆,其中黄标车约29万辆。从今年起,天津市全面开展黄标机动车治理。到2015年,淘汰11.3万辆黄标机动车;到2020年,淘汰全部29万辆黄标机动车,严格实施国家制定的老旧机动车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同时,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行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2015年前实行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供应符合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国Ⅳ油品。2020年前,实施国家第Ⅴ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和国Ⅴ油品标准。

从今年起,天津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完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使用节能环保车型,推广使用混合动力车和新能源汽车,合理布局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加气站等基础设施,推动电动汽车的应用,启动纯电动公交车运行示范工程。到2015年,在市区和滨海新区运行的纯电动公交车达到2000辆。到2020年,加大新能源汽车投入力度,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要求。

严控扬尘污染治理小火电

从今年起,天津市启动实施扬尘污染监管,深度治理工业自备电厂小火电机组,强化工业污染源管理。

今年,天津市将控制扬尘污染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建筑、拆迁、道路等工地和渣土运输、堆场整治的监管,开展绿色文明施工,严格执行扬尘控制技术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必须严格设置挡风墙、苫盖等防尘措施。加强道路机扫水洗作业,控制交通扬尘二次污染。2015年前,快速路环线以内区域土石方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作业,到2020年扩大至全市范围。

从今年起,天津市开始实施工业自备电厂小火电机组深度治理,到2015年,对全市未享受脱硫电价补贴的自备电厂机组拆除或配套建设、完善监控设施,全部纳入脱硫监管系统实施统一管理,保证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到2020年,所有保留机组完成脱硝治理任务。加强工业企业烟气脱硫、脱硝和烟粉尘治理,实施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烟气脱硝治理工程。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开展加油站、储油库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建设油气回收在线监控系统平台试点。 (记者雷风雨)

多举措修复生态环境

根据通知,从今年起,天津市启建郊野公园,开展绿化、清水等工程,通过多项举措修复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今年,天津市环城四区陆续开建四个郊野公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平原地区绿化水平,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到2020年,建设16个郊野公园。

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实施清水工程,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开展河岸绿化景观建设。到明年底,完成60条河道总长344公里综合治理。规划扩大城市水面,增强水体调节空气湿度等功能,实现水质量提高、水生态良好、水景观优美的目标。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改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生态用水量,加强湿地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到明年底,植树造林37.8万亩。加强湿地、林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管护。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