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天然气进京记:万里“气龙”谁在守护?

2012-08-31 16:33:48 新华网

说起天然气,生活在北京的人并不陌生,从日常家庭中的做饭、洗澡,到冬天的取暖,从城市里的餐饮、酒店,到乘坐的公交汽车,天然气已成为北京百姓生活中的常用能源。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为北京收获更多“蓝天”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那么,如今北京百姓用的天然气是从哪儿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中国西部的一座小城霍尔果斯说起,它位于新疆的伊宁。在这里的地下,有一条管线将这座小城与北京相连,把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5400多公里的长途输送,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二线天然气管道,最终到达北京的千家万户。

北京人用上天然气始于1997年10月,陕甘宁天然气披荆斩棘860多公里落户京城,2009年12月,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气然通过西气东输二线直达北京,为首都用气又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也彻底改变了北京居民的燃气方式。

在天然气进京之前,煤气罐是老百姓家庭中最主要的燃料设施。“那时候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家里人口多的,一个月就用一罐气,没了就得骑着自行车去换。当初最怕的就是晚上做饭的时候没气,菜炒到一半只能放着,然后等着换了气回来接着炒。”北京市民王大妈回忆道。“后来家里通了天然气,再也不用担心没气儿用了。”王大妈脸上写满笑意。

天然气在北京的全面应用,不仅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也净化了首都的空气。“20年来,陕京管道共向北京市供气460多亿立方米,每年替代燃煤900多万吨、减少煤渣近百万吨、减少烟尘排放0.8万吨。”燃气集团党委副书记迟京生说。

从霍尔果斯到北京,这条万里“气龙”要翻越天山、跨过黄河、穿行黄土高坡……它是如何安全高效地运送到北京的?又是谁在护卫着这条能源“大动脉”?

日前,北京气源万里行采访团一行远赴新疆霍尔果斯,从中亚天然气管道末站、西二线首站出发,延着这条能源“大动脉”一直向东,经宁夏中卫枢纽站、内蒙古乌审旗苏里格气田、陕西榆林输气站,最终到达直接连接北京天然气管道的陕京管道首站靖边压气站,探访天然气进京的全过程,以及为确保万里“气龙”平稳畅通而默默奉献的人们。

(一)霍尔果斯:“土气”在这里交接

2009年12月14日,随着中、土、哈、乌四国元首共同打开管道启动阀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沿着钢铁气龙奔向中国,与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相连,每年将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向全国。

横跨四国、约9000公里长、斥资250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这条世界上线路最长的输气管道,也是我国首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跨国管道,其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就在霍尔果斯。

八月的天正好,这里地处新疆伊犁州霍城县境内,举目四望,远处天山连绵,高耸入云,一派北国风光。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在这里进行交接,由中哈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将“土气”置换升压,通过管道交由一墙之隔的西二线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正式向国内输气。

进入站区我们看到,一根根粗大的管道从地下冒出,包着银色、黄色的外衣,映衬着远处的天山,在耀眼的阳光下静静闪光,显得异常壮观与雄伟。走出中亚末站的大门,步行不足几百米就来到了西二线首站的门口,然而,这短短的路程里却凝聚着无数人的艰辛与努力。

谈判桌上的较量

站在中亚天然气管道的沙盘前,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宏大跨国战略工程规模大、难度大,单从沿途的地理环境上说就非常的复杂。中亚管道单线长1833公里,其中管线通过低山、丘陵、沙漠、盐沼552公里,跨越军事禁区3次,穿越公路、铁路及河流348处。

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正式通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沿着钢铁气龙奔向中国,与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相连,每年将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向全国。图为中亚天然气管道沙盘。康宁摄。

“中亚管道所经过的地区环境恶劣,中亚管道首站地处乌国荒漠,那里沙尘暴肆虐,蛇虫出没,酷暑季节白天环境温度超过50℃,工作艰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思想政治部部长李颖对记者说。但是,对于中亚管道建设者来说,考验不仅仅来自一个方面,“野外战场惊心动魄,更多地考验意志,而谈判桌前的较量则暗流汹涌,更多地考验智慧。”

“在谈判桌上,可能你的一个不坚持,或者一个疏忽,就会给国家造成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李颖说。5年前李颖从大庆油田来到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不同的工作经历让她对石油人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觉得石油人就是献身石油、以苦为乐、哪里需要哪里去,现在更感叹现代石油人卓越的工作能力。在谈判桌上,他们能用流利的外语直接对话,用深厚的专业知识维护国家利益,以充满个人魅力的外交方式取得广泛信任。”

中亚天然气管道公司副总经理曹亚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曾被大家称为“空中飞人”和“谈判达人”。从2007年8月中亚天然气管道启动到2009年底A线投产运营的28个月里,担纲谈判重任的曹亚明赴乌、哈两国132次,累计飞行454小时,有370多天的时间是在与外方的谈判现场度过的。

那时,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分管商务工作的负责人,曹亚明带领团队与哈萨克斯坦方面展开了异常艰苦的谈判较量。拥有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化学物理所催化动力学博士学位的他,在语言交流上不成问题,可难的是如何让哈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在中亚有过多年工作经验的他熟知对方的办事作风。因此,他在谈判中始终将保障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对哈方的利益诉求也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出最能够实现双方共同利益的谈判路线。这一思路保证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得到了哈方的认可。

在谈判中如果能够以中文文本为基础进行谈判则是最省时的,曹亚明带领团队提前对协议文本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确保协议文本逻辑严谨,结构缜密。由于准备充分,哈方在自身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接受了以中文文本为基础进行谈判。中方在谈判中赢得了先机。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多项重要文件成功签署,中亚天然气管道项目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而他又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谈判当中。

“虽然辛苦,但想到国家的重点工程里面也有我们的一份付出,就感到非常自豪。”李颖的话道出了石油人的心声,说这句的时候,她的脸上也洋溢出无限的幸福感。

果子沟“38道弯”的惊险

要说在霍尔果斯最难忘经历,当属走果子沟38道弯的盘山路和穿行果子沟1号隧道。

在不到20公里的雪山中,要打通7条隧道才能连接上哈萨克斯坦国境内的供气管道,果子沟1号隧道是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一大早,记者团一行就坐上越野车从霍尔果斯出发,向天山深处进发,直奔38道弯和1号隧道。汽车下了高速公路很快进入水泥路,继而开上盘山道。道路两侧高山重叠,中间一道河谷偶尔有水光闪动,眼前的果子沟不愧为“天山一景”。

但转眼间,风景就被惊险所取代,车子也越发的颠簸起来,前车扬起的灰尘几乎挡住了我们的所有视线,5米之外的情况都难以看清。记者们停止了说笑,纷纷戴上了安全帽。司机师傅见状,笑着说:“现在的路还算是阳关大道,38道弯还早呢。”

又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山谷逐渐变窄直至收拢变成悬崖。“38道弯到了,山顶就是西二线1号隧道。”司机师傅严肃起来,并与前车开始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车辆共震导致山体抖动出现危险。司机师傅紧握着方向盘,大马力越野车吼叫着向山上爬去,以令人眩目的方式折叠着攀向高处。车下是碎石子,路边是滚落的大石,同车的记者们紧张地看着窗外,数着写在弯道巨石上的数字,15、16……28、29……37、38,车子终于停在了海拔2500米高的一个平台。下车后,大家不自觉地长出了一口气,望望山下刚上来的路,心里仍难以平静。

在平台的山壁上,我们看到一个山洞,“那就是果子沟1号隧道,全长3080米,是中国首条高寒山区油气越岭隧道,也是中国最长的油气管道专用隧道。”西二线首站站长顾永军说。这位老“石油”向记者介绍,要和哈萨克斯坦国境内的供气管道进行连接,天然气管线就要穿越天山。

看着眼前的“38道弯”和3000多米长的隧道,想象着建设者们当年是克服怎样困难才将管线爬上悬崖峭壁,穿过天山之岭的。

这时,跟在顾永军身边的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仪器向隧道走去,记者们上去和他攀谈起来。他叫李万昭,今年27岁,是西二线首站的一名普通巡线工,他的任务是巡查管线以及延线的阀室是否安全。李万昭所管辖的管线有92公里,其中包括果子沟的7个隧道和3个中间阀室,这个线路的巡线每月要进行两次,完成一次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平时最费的就是鞋。”李万昭笑称。

管道巡护工作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但责任却是重大的。“我们这里是首站,如果这里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下游管线的通气。”所以李万昭在巡线工作中一点儿不敢马虎。

果子沟地势险要,地形复杂,这里天山“小冰川”气候活跃,地质灾害频发,冬春季自然条件恶劣,长年大雪封山,冰雪覆盖期一般在200天以上,极端低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李万昭在这里巡线已经有2年的时间,果子沟的一年四季都已经领教。但不管是什么气候,他和另一名巡线工都会准时出发,带着他的检漏仪,还有事先准备的干粮,延着那熟悉的路程巡视。

李万昭就是本地人,家在清水河镇,离果子沟不算太远,但他很少能回家。李万昭是个孝顺的孩子,每当天气突变的时候,他都会打电话给家里,一是报个平安,二是提醒家人要保重。“有时候听着手机那头熟悉的声音,会觉得他们就在我的身边。”他说着,不自觉地拿出了手机。

(二)从中卫到靖边:北京气源的必经之路

中亚的天然气从霍尔果斯到达宁夏中卫,从中卫站向东来到靖边的陕京线首站,然后通过钢铁巨龙直通首都北京。

宁夏中卫管道枢纽可以说是中国天然气管网的“心脏”,许多管道在此汇总和分流。“中卫压气站作为枢纽站,它的特点之一就是来自西气东输一、二线的天然气都可以通过陕京线给北京供气,这样就可以保证北京气源的多路供应。”中卫压气站站长余国平说。

陕西靖边压气站是陕京一线的首站,也是一个枢纽站,它将接收来自中卫站的天然气,然后输入北京。靖边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郊,北临毛乌素沙漠。于1997年9月投产运行向北京供气。2010年3月9日,西气东输首次向陕京一线靖边压气站输气,目前来自中亚管道的西气东输二线也已开始向陕京二线供气,日均输量约1000万方,峰值时达 3000万方每天。

所以说,从中卫到靖边是北京气源的必经之路,而两个压气站则像“气龙”上的两个重要节点,起着调压、输送的枢纽作用。

压气站的寂寞坚守

中卫压气站位于宁夏中卫市西南13公里的常乐镇枣林村,周围是一片开阔的戈壁滩。春秋时节,常常是大风呼啸、黄沙满天,这里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半年。虽然有些夸张,但也间接反映了当地气候的恶劣程度。

中卫压气站是一个由“西一线”、“西二线”组成的枢纽站,因此,相比其他压气站,中卫站的作用更重要,风险也最大。站长余国平向记者介绍,一般的压气站基本上是一进一出的形式,而中卫站同时有两条线,这两条线是互通的,有时候需要进行倒气作业,所以这个站的阀门很多,常用的就十几个,这对操作员来说要求就更高,哪些阀门要开,哪些要关,不能乱,更不能错。

中卫站目前共有17名员工,站区占地面积18亩左右,这17个人每天要对站内的所有仪器设备巡检2次,检查机器的运转状态、察看是否有漏气现象,同时还要对管线进行清扫。到了冬天下雪的时候,站里的员工要早早起来把埋有管道的通道处理干净。这里的冬天是寒冷的,平均气温都在零下15、16度,去年,这里下了一场将近半米厚的雪,然而站内的地上、管道上却始终是干净的。

站外是寂静的戈壁,站内是重复性的工作,生活单调而寂寥。站里17个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是今年刚刚分配过来的一个89年的男孩儿。由于地方偏僻,除了巡检,平时大家很少出站,在有限的院子里,年轻人们苦中作乐,建起了小型篮球场,业余时间大家可以聚在一起打打篮球。春天时种植了枣树和葡萄,大家最大的乐趣就是享受秋天的收获。

除了放松精神,这群年轻的大学生们也会利用这份宁静进行业务学习。中卫压气站的员工付强,工种是压缩机,他对记者说,现在天然气管道建设速度很快,其自动化程度也非常高,不经常学习是不行的。“我已经感觉到了一种压力。”付强说。

在中卫站采访完准备回去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银色的天然气管线高高伫立,在夕阳的照射下又披上了桔红的亮色,显得更加的壮观。

没有豪言的壮举

靖边压气站作为接收气源入陕京管道的第一座压气站,1999年建成投产,后经过八次增输扩建,现在已成为陕京管道一线、二线、三线的枢纽压气站,承接上游八个气源的供气,经过调配、增压输往陕京管理下游的三条管线。

靖边压气站副站长贾振发,主要负责全站的安全生产及各专业管理。“靖边压气站是陕京管道的起点,意义重大,所以保障安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素质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训。因此,我们开展"一岗一单"、"师带徒"的培训方式,"安全一刻""周六课堂"等多种形式,注重培训实效。”贾振发介绍。

贾振发1999年来到陕京管道工作,“13个年头我经历了很多。记得刚来就遇到了压气站建设初期的考验,熟悉进口设备,克服吃住等困难条件。抗严寒,排除设备故障,大气量保供,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用汗水换来了十几年来为京津的安全平稳供气。”

“能够十几年坚守自己的岗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说到家人,贾振发有点儿激动,说话的语速也慢了。“2002年母亲病逝,我没能见到最后一面,非常内疚……那时候正赶上站内施工改造,岗位工作离不开。”

贾振发有个女儿,而他和女儿的共处时间却屈指可数。“别人孩子出生都是大喜事,但我女儿的出生给我带来的却是一种煎熬。一年中只能见女儿两三次。小的时候她对我很陌生,见到我也很害怕,常常躲在妈妈身后,问这叔叔是谁?而每当与她有些熟悉之后,我却又要出发了。含着眼泪与家人分别,可能每一个陕京管道人都经历过着这样一幕。”贾振发说,现在女儿大一点儿了,能在电话里嘱咐他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听到她细软的声音,我心里热热的。”

贾振发和他的同事将青春奉献给了陕京管道,艰苦的环境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贾振发在陕京管线得到了成长与收获,由一名技术人员,成为了一名基层管理人员。

“我们只是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面对记者,贾振发没有太多豪言,而他与他的团队却用行动抒写了“奉献陕京,保障首都”的壮举。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