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国CDM企业等待“后京都时代”

2012-10-24 17:03:36 中国网

“十一前欧洲现货市场碳的最低中间价到了1.4欧元,收盘也就2欧元左右。”史翀祺说。

由于碳价跌得太猛,他所在公司开发的项目中,已经有买家提出希望能够重新商定价格并签署新的购买合同。

史翀祺是北京科吉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裁,做CDM(清洁发展机制)开发距今已有整十年。

对这十年来CDM市场行情的风云变幻,史翀祺说:“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成熟,看着它经过高峰,也看着它走向今天的低迷。”

中国CDM的十年浮沉

时针指向2003年。

这一年的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排污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指令。规定从2005年1月起,电力、炼油、冶金、水泥、陶瓷、玻璃、造纸等行业12000个排放主体,只有获得许可才能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欧洲排放总量的46%)。欧盟设立“排污交易计划”的“门槛”:如果从事指令附录1所列活动,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规定“门槛”,就应纳入该计划。

该计划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2007年瑞士和挪威也决定加入该计划,与欧盟成员国进行排放权交易。

计划的第一阶段实行配额免费。如果企业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的排放许可数额,剩余部分可以进入市场卖掉;反之则要购买排放权,否则将受到重罚。

最初的三年,也就是2003 ̄2005年之间,是中国CDM市场懵懂起步的阶段。这个消息对当时很多中国企业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卖二氧化碳能换钱?每吨就好几欧元,那赶快卖吧!”史翀祺告诉本报记者,那时候,不少企业开始瞄上这块市场。

为了满足欧盟等其他《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的要求,中国开发机构纷纷开始进行自身的能力建设。

“最好的时候出现在2007年到2008年,按照欧洲市场的现货交易价格,每单位CER(核证减排量)卖到20多欧元。”史翀祺说。与此同时,中国的CDM项目企业也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慢慢熟悉,并逐渐形成市场惯性和询价的习惯。

多数项目是双方按照当时CER的市场价格和项目条件及类型为基础,进行议价,签订合同以后,在合同期限之内,以固定的价格进行定期的购买和交付。史翀祺估计,绝大多数的中国“双边”CDM项目都是按照统一固定的价格。

但随着排污交易计划的基础《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莫衷一是之下,“第二承诺期”至今仍未敲定。所以早期一些的项目,合同只签到了2012年12月31日。

当然合同期限也和买家不同有关:随着欧盟政府减排量承诺的不断更新、态度不断明朗,欧盟很多买家方仍然以项目的期限来签订,比如7年、14年甚至21年;而由于日本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所以多数日本买家只签到了2012年12月31日,并且提出自2012年后不再购买项目减排量,所以这些项目需要重新寻找买家。

2007年后半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努力争取项目,加入CDM的队伍。“大家的市场意识增强,那时候拼得比较凶。”史翀棋表示。

[page]

随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CDM进入高速发展的两年,其后则开始显露疲态。

“2009年就有很多小的咨询公司、小卖家扛不住了,因为项目见效慢,规则变化特别多,门槛高,注册项目也没有那么容易。”他说。

2011年开始,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期接近尾声,以及欧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的碳交易市场都开始走下坡路。

“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碳的价格就一直在跌,但并没有跌至中国一级市场交易的价格,所以买家就一直还在支付,只不过他们的利润变薄了。直到去年10月左右,碳价格就跌破了大多数买家在中国签署的购买价格。根据买家的支付能力、经济状况,包括履约守信的能力,就开始有一些买家希望重签合同。”

“拿钱”还是“坚持”?

重新协商碳排放交易条款让企业陷入经济和相关规定的双重窘境。

史翀祺认为目前国际碳市场的价格“低得不正常”。

低价原因主要还是政策前景不明朗以及欧盟经济持续低迷,再加上欧盟手上本身现就有联合国签发的10亿吨CER。“远远超出他们的需求量,价格怎么可能会提高?”史翀祺说。

可是目前2欧元的价格,就算是放到任何发展中国家,减排成本也不可能降到这么低。

史翀祺称,如果在这个价格下持续一段时间,可能对企业和项目来讲会出现困难。

“企业获得CDM的收入并不是大家想象当中的只是一个额外收入。企业为了追求可持续的发展,CDM的收入还是用于了企业自身低碳发展的持续性投入方面,包括节能环保、研发、各类的碳盘查等。所以眼下面临重新谈判,肯定会有经济上的压力。”史翀祺说。

“但如果这种市场持续低迷,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没有建立,在真空期的这一阶段,对于CDM企业或者项目而言肯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史翀祺说。

到底是以较低的价格,先拿到钱,还是再继续和买家博弈?在企业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