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天然气涨价蠢蠢欲动 重在理顺价格

2013-04-07 10:18:46 中国联合商报

近期,“抢气”风潮席卷全国,吉林、北京、西安、杭州、上海、青岛等多地上演“排长龙买天然气”的景象,更有部分城市出动警察维持秩序。虽然国家发改委公开否认天然气不会涨价,但仍难抑“抢气”潮。

天然气是否迎来新一轮涨价风?其背后价格推手是什么?目前的天然气定价机制是否合理?在3月27日国务院召开会议启动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对外经贸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常务秘书长王炜瀚表示,事关民生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定价机制。

地方涨价一定程度“有理可依”

近日有媒体报道,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每立方米3元至3.5元的区位。根据该媒体的报道,天然气价格调整方案对天然气最高门站价格进行了规定,其中北京增量气为3.14元、江苏增量气为3.3元、上海增量气为3.32元、广东增量气为3.32元。

此次气改,各地门站价格按增量气定价,已有15个城市门站价达到或超过3.1元,如果再加上终端用户价,3.5元的天然气价位已成大势。这意味着,气改方案实施后,平均提价幅度将在0.6元~0.8元/立方米。而如果将中亚进口天然气价格偏高因素考虑其中的话,新增的天然气价格涨幅甚至可能达到1元/立方米。

天然气涨价,对百姓生活来说,成本无疑都将大大增高。在浙江杭州,从四月起天然气价格每升将上涨6毛钱的传闻也是甚嚣尘上,杭州的居民和企业都对传闻表示了担忧。杭州一位市民算了一笔账,按照杭州市区现在2.4元每立方米的天然气价格来算,她家两个月支付了86元,也就是说大约用了36立方米天然气,按照每立方米涨价0.6元来算,两个月就要多支付22元钱。

在古城西安,3月26日西安市凤城一路的西安秦华天然气营业厅门口一大早很多市民都赶来这里排队购买天然气,队伍已经排到了百米开外的街道上。记者从陕西省物价部门了解到,目前他们没有接到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通知,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市民对于价格上涨的传闻深信不疑。

在上海松江,受到传闻的影响,3月26日一大早,一些天然气充值点前已是人满为患,部分道路更是造成了短时拥堵。上午8点刚过,上海松江人民路荣乐路的一家天然气充值点前,已经排起了数十米的长龙,一直排到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

全国多地多个天然气销售点,每个销售点门口都无一例外地排起了长队,市民都很担心天然气价格上涨会给生活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引述发改委价格司有关人士的说法称,“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消息完全不实,纯属无稽之谈。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天然气价格的调整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国家历来十分慎重,对调整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地方如需调整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必须事先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否则不得调整。

而事实上,从2012年冬季起,多地已经开始酝酿气价调整。北京、长沙、徐州等多个城市在去年底就已陆续调整居民天然气价格。此前公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把天然气价改,列入“十二五”期间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进入2013年以来,江苏、浙江的部分城市也已相继召开居民天然气价格调整听证会,酝酿上调气价。在分析人士看来,近年来中国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滞后,下游燃气公司呼吁涨价在一定程度上“有理可依”。

需求快速增加 继续理顺价格机制

天然气涨价的传言,被很多人视为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探测器”。最近几年,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的倒挂,使得有关方面一直在酝酿新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分析人之指出,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正在快速增加,如果要保证天然气的供应,那么理顺现有的价格机制将成为关键。这次天然气涨价传言的背后,应该就是对天然气价格形成新机制推出的试探。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就曾表示今年要全面实施天然气价格改革,试行居民阶梯气价。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广东广西等地进行了试点。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广西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将当时以“成本加成”为主的天然气定价方法,改为按“市场净回值”法定价,建立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调整的机制。

所谓天然气的“成本加成”法,简单地说是成本加利润,这种方法多为发展中国家采用,可以限制生产者取得垄断利润,维持比较低的天然气价格。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价格机制也存在成本难以衡量,可能导致用气浪费,企业缺乏动力提高效率等问题。而市场净回值法是指将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商品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倒扣商品物流成本(如天然气管道运输费)后回推确定天然气销售各环节的价格。

只是,一年过去之后,被寄予厚望的“两广”价改试点,取得的成果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很难向全国推广。

分析人士指出,价格改革的背后是目前国内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加,与成本的倒挂。为缓解国内用气缺口,这几年来,我国天然气进口数量在逐年攀升,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势在必行。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度天然气行业运行简况显示,中国2012年全年进口天然气425亿立方米,增长31.1%,与此同时,国内产量为1077亿立方米。这就意味着,在2012年度,中国所使用的天然气中,30%左右的天然气都是进口天然气。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预测,到2015年的时候可能达到35%左右对外依存度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在2010年到2012年间,我国进口气价格上涨超过六成,从而导致进口气国内销价和进口成本倒挂日益严重。目前中石油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商,中石油2012年年报显示,天然气与管道板块经营亏损21.1亿元,其中销售进口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亏损约419亿元。

韩晓平建议,国家必须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外的市场我们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价格来支付成本才能购买到气,而国内的市场我们必须是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如果不是有利可图的,就不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个市场,而百姓用气的负担将来会受到影响。

“天然气价改大幕正徐徐拉开。”生意社燃气分析师周翠平认为,未来三年里天然气价格的改革试点有望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价格与可替代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有望逐步理顺,同时,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在执行上有望更顺畅。从目前这轮天然气涨价热潮来看,涨价呼声主要来自地方燃气公司,调整的是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用天然气价格。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未来我国治理雾霾天气,改善能源结构的天然气,在涨价传言被辟谣的时候,天然气价格的改革不能只是一涨了之,而应该是保障民生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价格杠杆理顺现在的天然气市场。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天然气涨价,气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