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水电
  • 中国海外水电项目环境标准有待提高

中国海外水电项目环境标准有待提高

2013-06-03 15:34:05 财新网

5月29日,国际组织“国际河流”(InternationalRivers)在北京发布中文版报告《新的长城——中国海外水坝行业指南》第二版(下称报告),呼吁中国水电企业和银行更积极地采纳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海外投资环境影响准则,使中国和水坝建设的东道国取得双赢结果。

据“国际河流”统计,截止到2012年8月,中国的企业和银行已参与全球70个国家的超过300个水坝项目,是全球最大的水坝建造商。这些水坝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并逐步拓展到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地区。除中国以外,巴西、印度、泰国等也参与了近年大量的全球水坝建设项目。

随着中国的水电企业和银行在海外的水坝建设项目数目大增,水电项目带来的生态环境代价、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除此之外,由于大坝项目所在地的政治局势和战乱等不确定性因素,一些大坝项目不得不终止。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上建设的水电站密松大坝,于2011年被缅甸政府宣布暂停建设,且暂无重启时间表。

报告称,中国作为全球水坝建设的领军者,大多数水坝建造企业和投资银行并未采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环境标准。而由于中国水坝参与全球水坝发展的时间相对滞后,那些环境影响较小的水坝项目已经建造完成,因此中国企业正在开发或计划开发的项目往往位于生态价值高、位置偏远和地区政治不稳定的区域。这些水电项目被认为会对当地社区居民和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不过,报告也承认,自200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全球最大的水坝建造商中国水利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开始采纳一套考虑到国际责任的环境政策,中国政府也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采纳海外投资环境影响的准则。

国际河流政策主管白好德(PeterBosshard)指出,对于中国海外水坝项目,国际社会上存着着一些偏见。实际上,中国企业在不同的海外水坝建设中承担着承包商、开发商或资助方等不同角色,在评估中国企业的影响时,应该进行明确的分类。不过,由于项目所在地的社区居民并不理解其中的区别,因而往往笼统地将中国视为“占领我们土地”的威胁。

即便如此,“国际河流”依旧呼吁中国企业在海外大坝项目中采取更高的环境标准。

报告还指出,虽然中国环保护和工商部曾于2013年2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对中国企业的海外运营项目提供了一定的环保指导,但该指南并无法律效力。

“我们期待中国成为更负责任、更理性的利益相关方。即使东道国以比较低的生态环境标准同意水坝项目,中方企业和银行依旧应该主动采用更高的环境准则。”“国际河流”中国项目主任孟方华说。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国,海外水电,项目,环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