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上调天然气价格助力保供及市场化

2013-07-01 08:26:11 新华社

国家发改委28日宣布,自2013年7月10日起,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全国平均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26元。专家表示,这次天然气提价,将有助于改善国内外气价严重倒挂的现象,提高进口商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国内天然气供应,也是天然气定价向市场化迈进一步,为未来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天然气提价方案全面实施

据发改委当天公布的方案,此次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调整,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存量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幅度最高不超过0.4元,其中,化肥用气最高不超过0.25元。增量气,门站价格按可替代能源(燃料油、液化气)价格的85%确定。调整后,全国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

中宇资讯分析师李祾譞表示,本次调价不涉及居民用气价格,只针对非居民,该类用户天然气消费量大约占总体的60%左右。同时,尽管工业、工商天然气用户可能通过提价将涨价向下传导,也将对整体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发改委也表示,目前,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5%,调价幅度较高的增量气占全年用气量的比重仅为9%,下游多数用气行业产能过剩或富余,通过下游产品价格传导对价格总水平的间接影响很小。

另外,本次调价将天然气分为存量气、增量气两个部分。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该种定价方法有利于尽快建立天然气价格形成新机制,而且存量气价格分步调整,对现有用户影响较小。同时,以增量气带动存量气价格调整,有利于降低方案实施的难度和阻力。

存量气是2012年实际使用的天然气数量,增量气是新增加的天然气数量。2013年调价涉及的存量气数量为1120亿立方米,增量气数量预计为110亿立方米,两者的比重分别为91%和9%。

有助于保障天然气供应

“提高国内天然气价格将有利于保障我国天然气的稳定供应,”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一方面,我国用气量在不断增长,而国内的产量又没法满足需求,只能依靠进口。另一方面,国内天然气定价太低,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形成倒挂,进口商的积极性大受打击。从而导致国内天然气供应经常出现紧张,'气荒’现象时有发生。”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长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而本次调价前,国内天然气出厂价格比中亚进口天然气到岸完税价格每立方米低1.5元。

中石油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销售进口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亏损144.5亿元。2012年全年销售进口天然气和LNG亏损约419亿元。

“企业进口量越大,亏损的就越大,这样的亏损总让企业承担,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说,“国际上天然气资源广阔,但是目前国内的低气价价格不仅仅严重阻碍了我国对国外天然气的利用,也无法激励企业开发国内天然气的积极性。”

目前,我国天然气需求仍在保持高速增长状态。据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我国生产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69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1%。进口天然气(含液化天然气)约合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1%。

气价向市场化迈进一步

“夏季正处于天然气使用淡季,所以现在提价,影响面和阻力相对较小,”林伯强说,“尽管目前天然气消费在我国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只有5%,居民使用量更小。但是,随着我国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对相对清洁的天然气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预计未来2-3年,这个比例能达到8%-9%。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再改革,阻力会更大。”

王震表示,目前天然气出厂价格大都采取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决定,价格不能体现出国内供需状况和国际天然气价格情况,尤其是出厂价,对不同气源成本的核算很困难,所以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尽管本次价格调整没有太多涉及定价机制的改革,但这次提价为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本次提价方案也对天然气的价格管理环节和形式进行改进。发改委表示,国家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上游供气企业与地方管道公司、城市燃气公司、直供用户等下游购买方交气点价格),并对门站价格实行最高限价管理,由供需双方在国家规定的价格范围内协商确定具体价格。

过去,国家对天然气出厂价格和管道运输价格实行分别管理。随着近年来我国管道建设速度加快,管道网络已初步形成,供气方式逐步由单气源、单管道转变为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在这种情况下,分别管理的模式难以为继。

根据发改委的计划,近期天然气价格改革主要是建立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而气价改革的最终方向,是按照市场化取向,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

标签:气价,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