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力
  • 濮洪九:抓住机遇,加快调整,促进转型

濮洪九:抓住机遇,加快调整,促进转型

2006-07-11 00:00:00 北京第九届科博会“2006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   作者: 濮洪九  


一、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是煤炭工业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经过多年的努力,煤炭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行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一大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技术落后的劣势企业退出市场,全国煤矿数量由1998年的8万多个,减少到目前的24000多个;二是煤炭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全国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由2000年的8家,增加到2005年的31家,产量规模从1亿吨增加到近9亿吨,产量比重由不足10%提高到42%以上。出现了1家产量接近1.5亿吨,3家超7000万吨,4家超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三是煤炭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煤炭科技进步加快,煤田地质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同地质条件下高产高效开采技术基本成熟,高参数、自动化、成套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能力明显增强,矿井水害、冲击地压和瓦斯等灾害防治技术有了新的突破,煤炭清洁生产技术趋于成熟,煤炭气化、煤化工等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阶段向工业生产阶段转化。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国内外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开始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四是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2004年全国建成177处高产高效矿井,生产煤炭5.6亿吨,人均效率超过12吨/工,单井利润超过1亿元,百万吨死亡率0.064。2005年全国申报高产高效矿井197处,比2004年增加20处;生产煤炭6.35亿吨,比2004年增加7500万吨;人均效率超过17.543吨/工,同比增加5.543吨/工;单井利润1.58亿元,同比增加6400万元;百万吨死亡率0.045,同比下降0.019个百分点,煤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好于上年,大多接近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典范。五是以煤为主,多业并举,集团化经营成为煤炭企业发展方向。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实力,积极发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产业联合,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等与煤相关产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自我发展能力提高。

 

煤炭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煤炭生产能力水平的提高。一是煤炭产能快速提高,全国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3243万吨,增长到21.9亿吨,增长了近68倍,为共和国提供了70%以上的能源,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二是行业经济效益提高,“十五”期间煤炭行业由整体亏损转向全行业盈利,行业盈利水平逐步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突破550亿元,较2004年增加240亿元,同比增长78%,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大型企业利润总额478.3亿元,较2004年增加200.5亿元,增长72.19%。三是煤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生产效率4.071吨/工,比2001年增长1.45吨/工,提高52.15%;回采工作面平均单产43644吨/个/月,比2001年增长11503吨/个/月,提高38.24%;采煤机械化程度82.72%,较2001年提高10%。四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十五”期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2002年的6995人,减少到5938人,减少1057人;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的5.128下降到2.811,下降了45.18%。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30%;原国有地方煤矿下降了54.39%;乡镇煤矿下降了64.85%。五是煤矿职工工资收入提高,2005年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突破2万元,比2001年增长了1.2倍。

 

但从整体上讲,煤炭生产力水平仍处于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发展状态,企业发展还没有完全摆脱单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依靠增加规模增加效益的局面,行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特别是近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的刺激和社会浮躁心理的影响下,行业低水平、盲目发展抬头,增加了结构调整难度。一是产量规模增长过快。全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近13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一些大中型煤矿急功近利,不顾客观实际,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浪费,矿井服务年限下降。有的煤矿甚至是违章违规生产,埋下严重的事故隐患,致使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0年到2005年短短6年间,全国发生了8起百人以上事故,触目惊心,发人深省。一些小煤矿矿主以牺牲人的生命,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疯狂地私挖乱采,是煤矿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二是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自2001年到2005年五年间煤炭洗选业投资超过前九个五年计划的总和,2006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规模,大干快上,有的建设项目未经审批,违规建设,有的为了规避政府审批,报小建大;有的企业为了赶进度,在没有完成资源勘查,没有对资源储量进行评估认定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加大了企业投资风险。据了解,目前全国煤矿在建和规划建设的项目规模超过6亿吨,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三是煤炭工业还没有摆脱产业以煤为主,产品以原煤为主,技术装备以低水平为主,煤矿以小型为主,从业人员以低素质的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结构。2004年全国煤矿从业人员超过552万人,人均生产煤炭不足400吨,效率低,大量富余人员亟待安置。四是行业发展不平衡,利润向少数企业集中。按照国家统计局口径计算,2005年全行业4240户煤炭生产企业实现利润510亿元,其中,4.43%的企业(188户)实现利润360亿元,占行业利润总额的70.23%,有72%的企业仍处于微利和亏损边缘。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二、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煤炭经济转型

 

近几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大幅度增长,拉动了煤炭价格持续上扬,企业利润增加,行业实力增强,为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奠定了物质基础。今后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内在动力较强,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趋势。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煤炭供应能力提高,供需基本平衡,总量略有宽松,为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方向,提出一系列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为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提供了体制和制度保障。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今后煤炭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煤炭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理念和方法,抓住影响全局,影响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推进煤炭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保障煤炭供给与行业自身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实现煤炭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性转变,从业人员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加快煤炭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从强化资源规划和管理入手,严格行业准入,努力提高生产集中度,不断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切实保护环境,以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合理开发和利用。

 

1、牢牢抓住资源规划这个纲,适度控制煤矿建设规模和速度。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煤炭供需关系,及时调整煤炭资源开发总体规划,控制煤炭资源投放和煤矿建设核准数量,及时调控产量规模,控制煤矿低水平重复建设。

 

2、把住煤矿准入关,提高办矿门槛,减少煤矿数量。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站在保障国家能源稳定供应、维护行业利益、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订严格的煤矿安全生产、资源回收率和环境保护标准,并对煤矿经营者、技术实力、矿井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开采方法、资源回收率、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最低标准进行设定。不断优化煤矿结构和数量,提高煤矿灾害防治能力。

 

3、坚持科技进步,不断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煤矿,实现煤矿现代化。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煤炭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煤炭科技整体实力和产业技术水平。要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煤炭资源精细勘探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勘查效率和质量,积极寻找优质、环保、经济可采煤炭资源;开展建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为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撑;发展洁净煤技术,加快煤炭洗选加工、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等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促进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升级换代,提高煤矿抗灾能力;发展煤矿机械制造技术,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发展煤矿信息化技术,推进煤矿设计研发信息化、煤炭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煤炭产业。

 

4、紧紧抓住资源整合这一中心环节,建设好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有利于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稳定煤炭市场秩序和煤炭稳定供应能力;有利于维护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严肃性,提高执行力;有利于按照市场机制和理念,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进小煤矿正规开采。按照市场机制,以资源合理规划为起点,以资源整合与集中开发为目标,通过大型煤炭企业收购、兼并、重组改造一批;通过小煤矿联合重组,壮大发展一批;对不具备整合、改造条件的,关闭淘汰一批,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水平,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开采。

 

5、把握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努力实现行业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利用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做到煤炭、煤伴生资源、煤矸石、矿井水、粉煤灰等物尽其用,实现无废生产。鼓励企业依据自身的实力和资源状况,按照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以资源、资产、市场等纽带,加强与煤相关产业的联合、重组,形成以煤炭开发为龙头,适度发展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煤炭运输等多元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煤基产业链,促进煤炭工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实现上述目标,还必须抓紧研究,及早解决目前存在的行业多头监管,管理弱化,缺乏协调和政策调整机制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规定》精神,尽快建立起新时期煤炭工业管理体制和适应行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规范。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有社会各界支持与理解,经过我们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和积极主动地调整改革,未来的煤炭工业体系将是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和开放,行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职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中国能源网